[发明专利]一种汽车发动机启动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685394.8 | 申请日: | 2016-08-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32131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9 |
发明(设计)人: | 卢利平;谷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F02N11/08 | 分类号: | F02N11/08;F02D41/06;F02D41/26;F02D41/20;H04W40/02;H04W84/18;H04L12/46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坤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91 | 代理人: | 姜彦 |
地址: | 450046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微型计算机模块 发动机启动模块 故障检测模块 控制系统检测 启动控制系统 温度检测模块 发动机关闭 发动机状态 检测发动机 汽车发动机 检测模块 警报模块 控制系统 维护模块 显示模块 发动机 控制启动电路 启动电路 数据显示 电路 警报 检测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发动机启动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包括微型计算机模块、发动机启动模块、发动机关闭模块、发动机状态检测模块、发动机温度检测模块、启动电路故障检测模块、控制系统检测模块、控制系统维护模块、警报模块和显示模块,所述微型计算机模块控制发动机启动模块和发动机关闭模块,所述微型计算机模块控制发动机状态检测模块检测发动机状态,所述微型计算机模块控制启动电路故障检测模块和发动机温度检测模块,所述微型计算机模块控制控制系统检测模块和控制系统维护模块,所述微型计算机模块控制警报模块和显示模块。本发明可以有效的检测发动机电路是否出现故障,并可以及时的发出警报,同时可以将检测的各项数据显示。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汽车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发动机启动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汽车,即本身具有动力得以驱动,不须依轨道或电力架设,得以机动行驶之车辆。广义来说,具有四轮行驶的车辆,普遍多称为汽车,如今随着科技的发展,汽车启动也将越来越智能化。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汽车发动机启动控制系统。
现有的汽车智能化程度较低,结构复杂,集成化程度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发动机启动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旨在解决现有的汽车智能化程度较低,结构复杂,集成化程度低的问题。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汽车发动机启动控制系统,所述汽车发动机启动控制系统包括微型计算机模块、发动机启动模块、发动机关闭模块、发动机状态检测模块、发动机温度检测模块、启动电路故障检测模块、控制系统检测模块、控制系统维护模块、警报模块和显示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型计算机模块控制发动机启动模块和发动机关闭模块,所述微型计算机模块控制发动机状态检测模块检测发动机状态,所述微型计算机模块控制启动电路故障检测模块和发动机温度检测模块,所述微型计算机模块控制控制系统检测模块和控制系统维护模块,所述微型计算机模块控制警报模块和显示模块;
所述警报模块为内部含有光声警报模块;
所述显示模块为LED显示模块。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所述汽车发动机启动控制系统的汽车发动机启动控制方法,所述汽车发动机启动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在需要启动发动机时,微型计算机模块发起发动机启动指令,将电机和离合器的控制指令清零,使所述电机和所述离合器处于不受控状态;
步骤二、发送离合器结合指令,并监测所述离合器的位置状态,使位于发动机和变速箱之间的离合器进入滑磨阶段;
步骤三、将发动机的吸入空气量反馈控制为目标怠速吸入空气量,执行对在反馈控制中使用的反馈校正量的学习;以及将使用了学习值的吸入空气量的学习控制与所述反馈控制并行实施,所述反馈校正量由允许校正范围限制;
步骤四、发动机状态检测模块获取所述发动机的振动检测值、点火提前角;
步骤五、根据所述点火提前角、预设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确定爆震检测区域,以及在所述爆震检测区域中根据所述振动检测值对所述发动机爆震进行检测;
步骤六、发动机状态检测模块采集发动机的转速信号、扭矩信号和振动信号参数,将检测信息参数信息打包整理后发给控制系统检测模块,控制系统检测模块,利用遗传优化RBF模型对参数信息分析计算处理和判断;
步骤七、发动机状态监测模块检测发动机速度的正时脉冲、活塞位置脉冲;
步骤八、发动机状态检测模块检测已接收的正时脉冲的电压水平的下降,确定活塞位置脉冲的相对于时间的电压变化率为负还是非负;以及基于检测到的已接收的正时脉冲的电压水平的下降和确定的活塞位置脉冲的电压变化率来触发点火脉冲;并将检测信息发送给控制系统维护模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河南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68539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