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扭转梁、悬架及汽车有效
申请号: | 201610594420.6 | 申请日: | 2016-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5060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4 |
发明(设计)人: | 张三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G11/18 | 分类号: | B60G11/18;B60G21/05 |
代理公司: | 北京信远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04 | 代理人: | 魏晓波 |
地址: | 201203 上海市浦东新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扭转 悬架 汽车 | ||
一种扭转梁、悬架及汽车,其中,扭转梁包括:横梁,所述横梁包括第一部分,及分别与所述第一部分的长度方向的两端呈钝角设置的第二部分;所述第二部分位于所述长度方向的同一侧,所述第二部分未与所述第一部分连接的一端设有轮毂安装支架;位于所述长度方向的另一侧的纵梁,所述纵梁的一端与所述第二部分连接。本发明横梁的第二部分承担来自轮胎的力,横梁的第一部分扭转产生变形,扭转梁不易失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扭转梁、悬架及汽车。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扭转梁是悬架的关键部件,起到传力、受力和连接平衡两侧的作用。扭转梁包括横梁和纵梁,在横梁的两端分别焊接有左右纵梁。纵梁的其中一端用于安装轮毂支架,另一端用于和车身连接,轮胎传递的力由纵梁承担。
当两侧变形不等时,扭转梁发生扭转变形。纵梁与横梁的焊接区域是特别关注的部位,在扭转梁发生扭转变形时,主要是横梁扭转产生变形,由于横梁自身的刚度比纵梁的扭转刚度要小的多,在转弯工况、过深坑工况、扭曲工况等工况中,由于纵梁承担来自轮胎的力,很容易使横梁与纵梁焊接区及其附近区域产生应力集中,由于上述区域的应力值过大,可能会使横梁在该区域产生裂纹并失效,严重时造成安全事故。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问题是现有技术中纵梁承担来自轮胎的力,纵梁与横梁的焊接区域容易发生应力集中,导致横梁失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扭转梁,包括:横梁,所述横梁包括第一部分,及分别与所述第一部分的长度方向的两端呈钝角设置的第二部分;所述第二部分位于所述长度方向的同一侧,所述第二部分未与所述第一部分连接的一端设有轮毂安装支架;位于所述长度方向的另一侧的纵梁,所述纵梁的一端与所述第二部分连接。
可选的,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一体成型。
可选的,所述横梁具有用于背向车身的开口。
可选的,还包括:第一过渡梁,所述第一过渡梁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部分连接,第二端与所述纵梁连接。
可选的,,还包括:第二过渡梁,所述第二过渡梁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部分连接,第二端与所述纵梁连接。
可选的,所述第一过渡梁的第一端贯穿所述第一部分,所述第二过渡梁的第一端贯穿所述第二部分。
可选的,所述纵梁贯穿所述第二部分。
可选的,所述第一过渡梁、所述第二过渡梁及所述纵梁均为管件,且所述第一过渡梁的横截面直径和所述第二过渡梁的横截面直径均小于所述纵梁的横截面直径。
可选的,所述第一过渡梁与所述纵梁的连接点相比于所述第二过渡梁与所述纵梁的连接点,更靠近所述横梁。
可选的,所述纵梁与所述横梁的连接点至所述横梁的中心线的距离和所述纵梁未与所述横梁连接的一端至所述横梁的中心线的距离的比值为0.7-0.85。
可选的,所述横梁的横截面由优弧和线段构成,所述线段的一端与所述优弧的其中一端相切,所述线段的另一端与所述优弧的另一端围成所述横梁的所述开口。
可选的,所述钝角为140°-150°。
可选的,所述轮毂安装支架与所述第二部分具有第一连接点、所述纵梁与所述横梁具有第二连接点,第一连接点和第二连接点之间的部分设有弹簧盘。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悬架,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扭转梁。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汽车,包括车身和轮毂,还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扭转梁,所述轮毂安装于所述扭转梁的轮毂安装支架上;所述纵梁未与所述横梁连接的一端与所述车身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59442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汽车悬架系统的板簧总成
- 下一篇:一种全智能减震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