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有轨电车工程地面区间强弱电管线布置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610567905.6 | 申请日: | 2016-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058779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9 |
发明(设计)人: | 舒冬;缪东;张浩;黄小钢;肖俊;周小斌;杨铭;杨清林;王俊;代刚;刘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9/06 | 分类号: | H02G9/06;H02G1/08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28 | 代理人: | 程殿军,张瑾 |
地址: | 430063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有轨电车 工程 地面 区间 强弱 管线 布置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强弱电管线敷设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有轨电车工程地面区间强弱电管线布置结构。
背景技术
有轨电车工程地面区间强弱电管线是指沿区间线路贯通布置的供电环网电缆、供电控制电缆、区间照明电缆、区间维修电缆、通信电缆、信号电缆等。有轨电车工程线路主要利用既有或规划道路中分带采用地面敷设,其强弱电管线布置一般采用下述两种方式:
(1)如图1所示,采用在两轨道线路之间采用埋管穿过接触网支柱基础的方式,这种方式虽然在不增加有轨电车工程地面区间用地面积的条件下保证了轨行区绿化种植土壤厚度,但强弱电管线数量多,且强弱电埋管断面受接触网支柱基础内配筋制约,接触网支柱基础内预埋管断面与接触网支柱基础外埋管断面难以保持一致,且管道连接难度大。此外,由于接触网支柱基础一般采用点式布置于两轨道线路之间,且两相邻接触网支柱基础之间的距离一般不大于40m,这样埋管断面形式变化频繁,施工难度大。
(2)如图2所示,采用在两轨道线路外侧设置埋管通道的方式,这种方式虽然避开了接触网支柱基础,且保证了轨行区绿化种植土壤厚度,但拓宽了有轨电车工程区间用地范围,占用了紧缺的城市土地资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有轨电车工程地面区间强弱电管线布置结构,保证轨行区绿化种植土壤厚度、不影响接触网支柱基础结构、降低强弱电管线敷设难度。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有轨电车工程地面区间强弱电管线布置结构,包括左右两个轨道线路,设置在左右两个轨道线路之间的接触网支柱基础,以及由上至下依次设置在两个轨道线路下方的钢筋混凝土层和水泥稳定碎石层,所述水泥稳定碎石层下方设置强电埋管和弱电埋管,所述强电埋管和弱电埋管分别设置在接触网支柱基础的左右两侧,且强电埋管和弱电埋管均位于左右两个轨道线路之间,所述强电埋管和弱电埋管中分别对应敷设强电管线和弱电管线。
进一步的,上述强电埋管与其相邻轨道线路中心线的距离不小于轨道线路宽度的一半,弱电埋管与其相邻轨道线路中心线的距离不小于轨道线路宽度的一半。
进一步的,上述接触网支柱基础为“凸”形结构,所述强电埋管和弱电埋管分别位于该“凸”形结构的上阶基础的左右两侧。
进一步的,上述接触网支柱基础的上阶基础宽度L不小于800mm。
进一步的,上述强电埋管或弱电埋管的宽度≤0.5×(两轨道线路中心线间的距离-3300mm)。
进一步的,上述接触网支柱基础区域内和接触网支柱基础区域外的强电埋管宽度一致,所述接触网支柱基础区域内和接触网支柱基础区域外的弱电埋管宽度一致。
进一步的,上述强电埋管与水泥稳定碎石层之间,弱电埋管与水泥稳定碎石层之间均设置有素混凝土防护层。
进一步的,上述素混凝土防护层的厚度不小于100mm。
进一步的,上述强电埋管的顶部距轨道线路的轨面距离H≥1200mm,弱电埋管的顶部距轨道线路的轨面距离H≥1200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提供的这种有轨电车工程地面区间强弱电管线布置结构中强弱电管线布置在两轨道线路之间,避免了拓宽有轨电车工程地面区间用地范围,提高了有轨电车工程土地利用率。
(2)本发明提供的这种有轨电车工程地面区间强弱电管线布置结构中强弱电管线设置在接触网支柱基础结构的两侧,避免了对接触网支柱基础结构设计的影响,而且接触网支柱基础区域与一般区段统一了强弱电管线埋管断面,解决了强弱电管线敷设难度大的问题,保证了轨行区绿化种植土壤厚度。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埋管穿过接触网支柱基础布置的结构断面示意图。
图2是现有技术中埋管在两轨道线路外侧布置的结构断面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有轨电车工程地面区间强弱电管线布置结构断面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轨道线路;2、强电埋管;3、接触网支柱基础;4、弱电埋管;5、钢筋混凝土层;6、水泥稳定碎石层;7、素混凝土防护层;31、上阶基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56790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分体式压桩机
- 下一篇:一种开关电源及变换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