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同步器中间环锥面摩擦材料粘接模具及其粘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565024.0 | 申请日: | 2016-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2765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8 |
发明(设计)人: | 况正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豪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0B15/02 | 分类号: | B30B15/02;B30B15/34;B30B15/30;B30B15/32;F16B1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1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粘接 同步器中间环 模具 锥面摩擦 上模具 下模具 锥面 顶料组件 浮动组件 加热机构 加热效果 加压加热 摩擦材料 生产效率 自动卸料 均匀度 中间环 粘连 顶料 保证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同步器中间环锥面摩擦材料粘接模具及其粘接方法,粘接模具主要由带有浮动组件的上模具、带有顶料组件的下模具和加热机构组成。通过本发明提供的粘接模具,不仅能够实现对预贴摩擦材料的同步器中间环锥面实现加压加热粘接,还能够实现粘接完成后的自动卸料和自动顶料,保证加热效果的均匀度,提高粘接效率,也避免了中间环与上模具和下模具接触部分的粘连影响,提高粘接质量和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车辆齿轮传动技术领域,设计一种车辆同步器材料的加工模具,具体涉及一种汽车同步器中间环锥面摩擦材料粘接模具及其粘接方法。
背景技术
汽车同步器是手动变速器内部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设备,变速器包括输入轴与输出轴,同步器的作用是在换挡时候,让相邻两个档位的齿轮转速差变小,使换挡比较平顺。汽车同步器有常压式和惯性式,目前,主要是以惯性同步器为主。
惯性同步器的特点是依靠摩擦作用来实现同步,因此汽车同步器齿环摩擦材料在汽车同步器同步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同步器齿环基体和摩擦材料属于不同的材质,摩擦材料需要通过粘接加工将其粘贴在同步环的锥面上;因此,粘接质量直接影响到同步环的使用寿命和使用性能。为了使粘接质量达到使用要求,目前主要使用粘接强度高且耐高温的热反应型改性酚醛树脂作为粘接剂;但该粘接剂需要通过同时加热加压才能达到使用要求。同时,在同步环的粘接加工中,由于需要将摩擦材料粘贴在中间环内和/或外锥面,摩擦材料在粘接过程中不易固定,其粘接加工的难度较大,粘接过程复杂。
为了实现同步器中间环外锥和/或内锥摩擦材料的粘接,通常可以通过使用专用模具进行,其粘接过程为:先将摩擦条材料装入专用模具中并预压装正,再将待粘接的同步器中间环装入专用模具,然后将装入产品的模具用油压机进行预压,待产品在模具中被预压到位后,盖上盖板,并用螺钉及蝶形垫片将盖板与模具锁死,然后将其放入烤箱中,在一定的温度下烘烤一定的时间,然后将其取出风冷,待其冷却至常温后拆开模具,取出完成粘接的中间环,由此完成中间环粘接生产的整个流程。此种粘接过程存在诸多弊端:生产周期长、工人劳动强度大、生产过程能耗高、生产效率低,而且由于摩擦条材料预先装入模具,摩擦材料与中间环贴合的位置不易控制,常常出现摩擦材料贴合位置偏离而造成产品报废,产品粘接质量不稳定。
随着同步环粘接摩擦材料的推广应用,如何提高同步环粘接摩擦材料的生产效率并同时提高粘接质量已成为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旨在,针对现有同步器中间环粘接技术的弊端,提供一种同步器中间环锥面摩擦材料粘接模具,通过对模具的改进,以实现缩短粘接生产周期、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劳动强度、降低能源消耗同时提高粘接质量和生产过程的稳定性。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同步器中间环锥面摩擦材料粘接方法。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同步器中间环有内锥面和外锥面两个锥面,可以仅在中间环外锥面上粘接摩擦材料,也可以同时在内外锥面上粘接摩擦材料;而当同时在内锥面和外锥面两个锥面均粘接摩擦材料时,在由同步器外环、同步器中间环、同步器内环组成的同步环组件中就产生了至少两个摩擦面,构成至少两锥同步环组件,可以实现在不增大同步器尺寸的情况下,增加同步环组件的摩擦面积,进而增大同步环组件工作时的摩擦力矩,有利于汽车的轻量化设计,达到绿色环保、节约能源的效果。
为了克服现有粘接技术中的缺陷,进一步满足同步器中间环多个锥面粘接摩擦材料的需求,本发明提供了两种模具以实现对同步器中间环外锥摩擦材料的粘接,或者同时实现对中间环内外锥摩擦材料的粘接。
本发明提供的第一种同步器中间环锥面摩擦材料粘接模具,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豪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成都豪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56502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