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适用于狭小空间内吊运物体转向的直角转弯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0545171.1 | 申请日: | 2016-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6044560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13 |
发明(设计)人: | 陈祯蕾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祯蕾 |
主分类号: | B66C11/20 | 分类号: | B66C11/20;B66C11/26;B66C2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11120 | 代理人: | 仇蕾安,李爱英 |
地址: | 430064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适用于 狭小 空间 内吊运 物体 转向 直角 转弯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吊装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吊运物体转向的直角转弯装置。
背景技术
物体吊运,经常需要实现运动方向从纵向向横向的转化,现阶段一般采用圆弧轨道过渡来实现。圆弧轨道虽然操作简单、使用方便,但是其轨道半径大,占用空间大,在狭小空间内,容易出现与其它物体碰撞损坏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用于狭小空间内吊运物体转向的直角转弯装置,既能实现物体运动方向从纵向到横向的自动转换,有效节省设备吊运空间,同时又能兼顾保证转向过程的安全性。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适用于狭小空间内吊运物体转向的直角转弯装置,它包括:过渡轨道、电路切换机构、弹性限位机构以及安全锁止机构;直角转弯装置与横向运动小车以及纵向运动小车配合使用;
过渡轨道为一侧开口一侧封闭的盒体结构,在其封闭端的内壁设有弹性限位机构;过渡轨道的下端设有凹槽;
电路切换机构安装在过渡轨道的凹槽内,它包括:顶板、套结有弹簧的刚性支撑柱以及导电片;导电片从凹槽下方内穿出,其除中间一段外均包覆有绝缘片;刚性支撑柱位于顶板的下表面;
安全锁止机构包括:伺服电机以及安装在伺服电机转子上的偏心凸轮;安全锁止机构安装在过渡轨道的开口端并靠近凹槽;
电路切换机构的下方设有3条电路:用于控制纵向运动小车的电路A、用于控制横向运动小车的电路B以及用于控制安全锁止机构的电路C;3条电路自身处于断开状态,通过控制电路切换机构中裸露导电片的位置,选择接通不同电路;
横向运动小车沿横向轨道运动,横向轨道的两端分别与第一纵向轨道、第二纵向轨道交叉;在横向轨道与第二纵向轨道交叉的位置设有止位装置;初始状态时,过渡轨道位于横向轨道与第一纵向轨道交叉的位置;电路切换机构通过其弹簧与凹槽的壁面接触。
有益效果:1.本发明实现了狭小空间内吊运物体运动方向由纵向向横向的自动转换,运动小车运动方向由纵向向横向以及横向向纵向的自动转换,既能节省设备吊装空间,又能有效保证吊运过程的安全可靠性能;
2.本发明中的弹性限位机构可以缓冲纵向运动小车和被吊运物体的纵向运动,防止刚性碰撞;
3.本发明中的安全锁止机构可以确保在横向吊运时,纵向运动小车及被吊运物体不会滑脱,提高了吊装过程中的安全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初始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电路切换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安全锁止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纵向转横向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横向转纵向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与轨道的总体布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附图,适用于狭小空间内吊运物体转向的直角转弯装置,它包括:过渡轨道1、电路切换机构2、弹性限位机构3以及安全锁止机构4;直角转弯装置与横向运动小车5以及纵向运动小车6配合使用;
过渡轨道1为一侧开口一侧封闭的盒体结构,在其封闭端的内壁设有弹性限位机构3;过渡轨道1的下端设有凹槽;
电路切换机构2安装在过渡轨道1的凹槽内,它包括:顶板2-1、套结有弹簧2-3的刚性支撑柱2-2以及导电片2-5;导电片2-5从凹槽下方内穿出,其除中间一段外均包覆有绝缘片2-4;刚性支撑柱2-2位于顶板2-1的下表面;顶板2-1可设即为斜面,利于纵向运动小车5滚轮滚入及滚出。
安全锁止机构4包括:伺服电机4-1以及安装在伺服电机4-1转子上的偏心凸轮4-2;安全锁止机构4安装在过渡轨道1的开口端并靠近凹槽;
电路切换机构2的下方设有3条电路:用于控制纵向运动小车6的电路A、用于控制横向运动小车5的电路B以及用于控制安全锁止机构4的电路C;3条电路自身处于断开状态,通过控制电路切换机构2中裸露导电片2-5的位置,选择接通不同电路;
横向运动小车5沿横向轨道7运动,横向轨道7的两端分别与第一纵向轨道8、第二纵向轨道9交叉;在横向轨道7与第二纵向轨道9交叉的位置设有止位装置;初始状态时,过渡轨道1位于横向轨道7与第一纵向轨道8交叉的位置;所述电路切换机构2通过其弹簧2-3与所述凹槽的壁面接触。
吊运物体的转向过程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祯蕾,未经陈祯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54517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