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翼子板系统及设有该翼子板系统的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1610532824.2 | 申请日: | 2016-07-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8521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8 |
发明(设计)人: | 王子叶;彭荣华;钦国峰;徐纯亮;李松;徐延文;袁皓 | 申请(专利权)人: | 标致雪铁龙集团 |
主分类号: | B62D25/16 | 分类号: | B62D25/16 |
代理公司: | 北京旭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67 | 代理人: | 刘成春 |
地址: | 上海市遵义路1***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翼子板 系统 设有 车辆 | ||
本发明涉及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翼子板系统及设有该翼子板系统的车辆。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翼子板系统,包括翼子外板及与翼子外板连接的翼子板密封组件,翼子板密封组件设于车辆的侧围外板与翼子外板之间,翼子板密封组件包括翼子密封板及嵌设于翼子密封板内的支撑架,使得翼子密封板在装配和车辆行驶过程中均不易产生形变。本发明通过设置翼子板密封组件,无需额外设置翼子内板,经济性好;操作时,通过简单的安装方式先完成支撑架与翼子密封板的组装,再将其作为一个整体安装于翼子外板与侧围外板之间,装配简单,解决安装困难及难以将翼子板密封板准确安装在翼子外板与车辆的侧围外板间的问题,达到隔音隔热降噪及美化外观的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翼子板系统及设有该翼子板系统的车辆,具体涉及一种装配简单、不易变形且经济性高的翼子板系统及设有该翼子板系统的车辆。
背景技术
一般的,如图1至图5所示,翼子板系统包括翼子板及设于翼子板与侧围外板之间的翼子板密封件8,其中,翼子板包括翼子内板7及翼子外板4。通过设置翼子板密封件8,能有效降低汽车行驶过程中来自翼子板的风噪,同时也能防止发动机舱的废气进入驾驶室。
目前,传统的翼子板系统,包括翼子内板7、翼子外板4及翼子板密封件8,传统的安装方式是先完成翼子内板7、翼子外板4的焊接连接,再将其与侧围外板支架螺栓连接,最后将翼子板密封件8安装在翼子外内板与侧围外板之间。在装配过程中,与翼子外板4焊接连接的翼子内板7作为背部支撑起到防止软制翼子板密封件8受到过大装配力而发生装配变形进而产生密封间隙降低密封效果的作用。此外,与翼子外板4焊接连接的翼子内板7作为背部支撑阻挡了翼子板密封件在汽车高速驾驶时受到风载或者道路积水对翼子板密封件的冲击造成永久变形进而翼子板密封件周围产生密封间隙致使密封失效,保证了翼子板密封件的密封效果。但是,由于翼子内板7的存在,需要汽车厂投资相应的翼子内板7制造冲压模具和把翼子内板7、翼子外板4焊接连接的焊接设备,同时配备相应的物流设备,增加了制造成本及运输成本。
而若为了减少经济成本而直接取消翼子内板7,则无法保证软制翼子板密封件8装配变形和汽车高速驾驶时受到风载或者道路积水对翼子板密封件的冲击造成永久变形等问题。
另外,现有的翼子板密封件8也有采用双重注塑方式将塑料支架与翼子板密封件8合成为同一个部件,具体为在翼子板密封件8的边缘包裹有一圈采用三元乙丙橡胶制成的密封件,生产工艺复杂且加工成本高;除此之外,因采用三元乙丙橡胶制成的密封件硬度高,增加了与翼子外板4的装配难度,不利于提高装配效率,同时也不利于准确将密封件安装在侧围外板与翼子外板4间的合适位置上。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装配简单、不易变形且经济性高的翼子板系统及设有该翼子板系统的车辆,以解决现有的翼子板系统装配工序复杂、装配效果差及经济性高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翼子板系统,包括翼子外板及与所述翼子外板连接的翼子板密封组件,所述翼子板密封组件设于车辆的侧围外板与所述翼子外板之间,所述翼子板密封组件包括翼子密封板及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嵌设于所述翼子密封板内,使得所述翼子密封板在装配和车辆行驶过程中均不易产生形变。
其中,所述侧围外板的上端对应于所述翼子外板设有至少一个第一连接件,下端对应于所述翼子外板设有至少一个第二连接件,每个所述第一连接件及每个第二连接件均通过螺栓与所述翼子外板连接。
其中,所述翼子密封板的一侧与所述第一连接件及第二连接件粘接,所述翼子密封板上与所述第一连接件及第二连接件粘接的一侧相背的一侧设有凹陷区,所述凹陷区的数量与所述第一连接件及第二连接件的总数相同,且每个所述凹陷区的位置均与所述第一连接件或所述第二连接件的位置一一对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标致雪铁龙集团,未经标致雪铁龙集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53282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身侧围和车辆
- 下一篇:电动汽车充电口盖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