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茶树用肥料及其制作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610510572.3 | 申请日: | 2016-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560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9 |
发明(设计)人: | 赵连富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苗岭雾海生态有机茶园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5G3/00 | 分类号: | C05G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创佳为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11362 | 代理人: | 张梅 |
地址: | 550400 贵州省黔***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茶树 肥料 及其 制作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茶树用肥料及其制作工艺,特别是一种提高移栽茶苗成活率的肥料及其制作工艺。
背景技术
茶叶具有优异的营养保健价值,越来越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市场销售也日益火爆。受市场需求的驱使,茶树种植的积极性日益高涨,种植面积逐年扩大。,茶苗移栽定植后,茶苗长势不好,茶苗茎粗小,生长缓慢,甚至僵苗现象,继而延迟新茶园成园,茎粗是反映苗木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导致茶农经济效益受影响。
为了提高茶苗的定植成活率,市面上出现很多的肥料,以提高茶苗茎粗,使茶苗长势好,苗木质量好,虽取得了一定效果,但仍不尽理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茶树用肥料及其制作工艺。本发明肥料可提高茶苗茎粗,使得茶苗长势好,提高了茶农的积极性,经济效益好。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茶树用肥料,按重量份计算,主要由硫酸锌10-20份、硫酸锰20-30份、丙草胺10-20份、碳酸氢铵30-40份、磷酸二氢钾40-50份、稻壳30-40份、沸石粉20-30份、磷石膏10-15份、钼酸铵20-30份、云母粉10-20份、大黄15-25份及川穹10-20份制备而成。
前述茶树用肥料,按重量份计算,主要由硫酸锌15份、硫酸锰25份、丙草胺15份、碳酸氢铵35份、磷酸二氢钾45份、稻壳35份、沸石粉25份、磷石膏18份、钼酸铵25份、云母粉15份、大黄20份及川穹15份制备而成。
一种前述茶树用肥料的制作工艺,取大黄及川穹,浸泡2-3h后,加6-8倍量水煎煮3-5h,过滤,滤渣干燥后,粉碎成细粉,备用,滤液浓缩成50-60℃下相对密度为1.10-1.12的浸膏,干燥,粉碎得干膏粉,干膏粉与上述细粉混匀,中药粉,备用;其余原料干燥,粉碎后与中药粉混匀,造粒,一级筛分,烘干,冷却,二级筛分,薄膜,即得。
前述茶树用肥料的制作工艺,取大黄及川穹,浸泡2.5h后,加7倍量水煎煮4h,过滤,滤渣干燥后,粉碎成细粉,备用,滤液浓缩成50-60℃下相对密度为1.10-1.12的浸膏,干燥,粉碎得干膏粉,干膏粉与上述细粉混匀,中药粉,备用;其余原料干燥,粉碎后与中药粉混匀,造粒,一级筛分,烘干,冷却,二级筛分,包膜,即得。
申请人对本发明进行了大量的实验研究,部分实验如下:
实验例.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试验贵州苗岭雾海生态有机茶园有限公司茶园进行,土壤基本理化性状为pH值4.3,有机质23.3g/kg,全氮、有效磷、有效钾分别为1.20,24.61和89.71mg/kg,已达到优质茶园土壤标准。以龙井43茶树1年生扦插苗为试材。
对比肥料1:供试肥料有压榨菜饼(淳安千岛湖榨油厂);
对比肥料2:氨基酸有机肥(河南莲花味精厂);
对比肥料3:蚕粪有机肥(海宁凤鸣叶绿素有限公司;
本发明肥料:按实施例进行制备。
1.2处理设计
试验设计将同一片茶园平均分成5份,分别记为对比肥料1组(A1)、对比肥料2组(A2)、对比肥料3组(A3)、本发明组(A4)和空白对照组(A5)。A1、A2、A3和A4组在茶苗移栽前15d一次性撒施对应肥料于土壤表面,按每亩施肥800-900kg,人工深翻30cm2次,使肥料和土壤充分混合,各组开沟种植。6-9月上旬,每亩月施45%对应肥料45kg。茶苗按行距×穴距为150cm×33cm规格种植,每穴3株。A5组不施任何肥料。
试验地2015年建新。2月9日施肥料处理,2月24日进行茶苗移栽栽后于离地15cm干高处进行定型修剪。除肥料施用不同外,其他农艺措施均相同。
1.3测定方法
移栽后9个月测定苗茎粗。
2结果
不同肥料处理对茶苗茎粗的影响,结果见表1.
表1不同肥料处理对茶苗茎粗的影响
由表可知,本发明肥料能提高移栽茶苗茎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肥料可提高茶苗茎粗,使得茶苗长势好,提高了茶农的积极性,经济效益好。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茶树用肥料:
原料:硫酸锌15kg、硫酸锰25kg、丙草胺15kg、碳酸氢铵35kg、磷酸二氢钾45kg、稻壳35kg、沸石粉25kg、磷石膏18kg、钼酸铵25kg、云母粉15kg、大黄20kg及川穹15kg。
制作工艺:取大黄及川穹,浸泡2.5h后,加7倍量水煎煮4h,过滤,滤渣干燥后,粉碎成细粉,备用,滤液浓缩成50-60℃下相对密度为1.10-1.12的浸膏,干燥,粉碎得干膏粉,干膏粉与上述细粉混匀,中药粉,备用;其余原料干燥,粉碎后与中药粉混匀,造粒,一级筛分,烘干,冷却,二级筛分,包膜,即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苗岭雾海生态有机茶园有限公司,未经贵州苗岭雾海生态有机茶园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51057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优质茶叶用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茶苗专用肥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