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发动机的增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0486564.X | 申请日: | 2016-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952503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03 |
发明(设计)人: | 刘展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展文 |
主分类号: | F01D25/24 | 分类号: | F01D25/24;F04D17/12 |
代理公司: | 连云港润知专利代理事务所32255 | 代理人: | 王彦明 |
地址: | 222000 江苏省连云***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动机 增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发动机,特别涉及一种发动机的增压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航空发动机主要有两种类型:活塞式发动机和喷漆室发动机,无论哪种类型,作为航空发动机,需满足功率重量比大、燃油消耗量小、迎风面积小、工作安全可靠、寿命长、维护修理方便的要求。现有的航空发动机是一种高度复杂和精密的机械,油门加大或减小,会出现喘振危害,提速不明显,压缩比不高,燃油消耗大,另外,对材料的要求也高。而在汽车领域,涡轮增压在起步后或油门加大时,增压明显,在刚起步阶段或油门小时增压不明显,且压力不稳定。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设计合理,省油动力大的发动机的增压装置。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发明是一种发动机的增压装置,包括装在发动机排气管路上的涡轮驱动机构,在所述涡轮驱动机构的背面设有与发动机进气管路相接的压气装置,压气装置与涡轮驱动机构之间设有传动机构;其特点是,所述的涡轮驱动机构包括涡壳,涡壳的正面设有与涡壳相接的外盖,外盖与涡壳构成了一个封闭的容积腔,涡壳上设有与排气管路相接的废气进口,容积腔内设有容积式涡轮,所述容积式涡轮包括轮盘,轮盘的正面固定有增压涡轮,增压涡轮四周的轮盘上设有容积式叶轮,轮盘的背面设有伸出涡壳的增压涡轮的轮轴,在容积式叶轮与增压涡轮之间设有筒状隔气板,筒状隔气板与外盖固定连接,
容积腔通过筒状隔气板分隔为内外腔室,筒状隔气板的壁上设有连通内外腔室的缺口,在外盖上设有与内腔室相通的总排气口;
废气经涡壳上的废气进口沿涡壳的切向进入容积腔的外腔室,推动容积式叶轮,从而推动容积式涡轮转动;废气经由筒状隔气板的缺口进一步压缩后,进入容积腔的内腔室,吹向容积式涡轮的增压涡轮,加速容积式涡轮的的转动,最后,废气从总排气口排出。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所述的压气装置包括压气壳体和多级离心压缩机,压气壳体上设有与发动机进气管路相接的压气进口,压气壳体内装有压气叶轮,所述多级离心压缩机包括将气体压向压气壳体内的多级离心压缩机机组和相对于多级离心压缩机机组反转的内壳套筒,内壳套筒与压气叶轮固定相接,多级离心压缩机机组的中心轴与增压涡轮的轮轴共轴设置,多级离心压缩机机组的中心轴穿过压气叶轮通过传动机构与增压涡轮的轮轴相接,压气叶轮滑动地装在多级离心压缩机机组的中心轴上。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所述的传动机构为行星传动机构,行星传动机构的太阳轮轮轴与增压涡轮的涡轮轮轴及多级离心压缩机机组的中心轴连接为一体,行星传动机构的行星架与压气壳体固定连接,行星传动机构的外齿圈与压气叶轮相接,容积式涡轮正转,带动太阳轮轮轴及多级离心压缩机机组正转;外齿圈反转,带动压气叶轮及内壳套筒反转。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在所述涡壳上设有蒸汽进口,蒸汽进口与缠绕在发动机燃烧室上的进水盘管相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在低气压时,通过容积式叶轮,带动容积式涡轮转动,从而带动容积式涡轮的增压涡轮转动,避免了低气压时增压涡轮产生的滞后现象,充分利用废气所做的功,待增压涡轮启动后,通过容积式叶轮和筒状隔气板,对废气进行压缩,加速增压涡轮的转动,同时提高多级离心压缩机的工作效率,在行星传动机构的作用下,多级离心压缩机机组与压气叶轮反向转动,可获得更多的压缩气体,提高压气的压缩速度和效率,使得燃烧室内的燃料燃烧更充分,增加发动机的输出功率,其设计合理,具有压缩比高、推重比高、省油及动力大的特点,适用于大型运输机、民航客机及战斗机等。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涡轮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进一步描述本发明的具体技术方案,以便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地理解本发明,而不构成对其权利的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展文,未经刘展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48656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机械式圆弧状容积调节装置
- 下一篇:双防尘双手把矿用单体液压支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