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OBD的车损度评估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0481753.8 | 申请日: | 2016-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127882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30 |
发明(设计)人: | 刘钊;于建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广联赛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7C5/00 | 分类号: | G07C5/00;G07C5/08;G06Q10/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精英专利事务所44242 | 代理人: | 葛勤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高新***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obd 车损度 评估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OBD的车辆的车速度评估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OBD(On-Board Diagnostic,车载诊断系统)接口已成为车辆标准配置。其作用是检测汽车各系统运行参数以及读取车辆运行数据,其设计的初衷就是用于尾气排放检测,以满足环境保护的要求。随着车辆的各种传感器及电子化程度的提高,OBD将各项检测功能都纳入自己的管辖范围。OBD接口检测多个系统和部件的参数,包括发动机、催化转化器、颗粒捕集器、氧传感器、排放控制系统、燃油系统、EGR(Exhaust Gas Recirculation,废气再循环)等系统的运行参数。OBD接口除了读取故障码供修车外,还可以提供车辆的各种性能数据。现有技术中的车损度计算中,需要检修人员需要将检测发送机的运行参数的传感数据进行导出,然后综合分析汽车行驶的距离进行车损度预估,操作繁琐,并且仅以上述的运行参数与里程数分析车辆的里程数导致车损度的精确性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OBD的车损度评估方法,能够提高车损度预估的分析效率,并且能够提高车损度预估的精确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基于OBD的车损度评估方法,应用于安装有OBD设备的车辆上,包括如下步骤:
利用OBD设备获取设定周期内该车辆的实时位置与车辆发动机的运行参数、点火数据以及急操作参数,其中,所述运行参数包括点火提前角、燃油压力、电压及水温;急操作参数包括急加速数据、急减速数据及急转弯数据;
根据发动机的运行参数与该型号车辆的运行参数正常值计算出标准差,根据点火数据及急操作参数统计出设定周期内车辆发动机的点火次数及急操作次数,以及根据车辆实时位置计算出设定周期内车辆行驶的里程数;
根据车辆运行参数损耗度、点火次数、急操作次数以及里程数,加权计算出该车辆的车损度。
优选地,所述根据发动机的运行参数与该型号发动机的运行参数正常值计算出运行参数损耗度的步骤,具体包括:
获取存储的海量数据的车辆运行参数;
根据聚类算法及随机森林算法分析出该型号发动机的运行参数正常值;
根据获取的设定周期内的车辆发动机的运行参数与该型号发动机的运行参数正常值得出标准差。
优选地,所述根据车辆实时位置计算出设定周期内车辆行驶的里程数的步骤,具体包括:
根据车辆上一位置的位置数据与该车辆当前位置的位置数据采用ApacheStorm流式算法计算出该车辆里程数。
优选地,所述车辆当前位置与该车辆上一位置的时间间隔为1S。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基于OBD的车损度评估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利用OBD设备获取设定周期内该车辆的实时位置与车辆发动机的运行参数、点火数据以及急操作参数,其中,所述运行参数包括点火提前角、燃油压力、电压及水温;急操作参数包括急加速数据、急减速数据及急转弯数据;
处理模块,用于根据发动机的运行参数与该型号车辆的运行参数正常值计算出标准差,根据点火数据及急操作参数统计出设定周期内车辆发动机的点火次数及急操作次数,以及根据车辆实时位置计算出设定周期内车辆行驶的里程数;
评价模块,用于根据车辆运行参数损耗度、点火次数、急操作次数以及里程数,加权计算出该车辆的车损度。
优选地,所述处理模块包括:
调用单元,用于获取存储的海量数据的车辆运行参数;
分析单元,用于根据聚类算法及随机森林算法分析出该型号发动机的运行参数正常值;
标准差计算单元,用于根据获取的设定周期内的车辆发动机的运行参数与该型号发动机的运行参数正常值得出标准差。
优选地,所述处理模块还包括:
里程计算单元,用于根据车辆上一位置的位置数据与该车辆当前位置的位置数据采用Apache Storm流式算法计算出该车辆里程数。
优选地,所述车辆当前位置与该车辆上一位置的时间间隔为1S。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广联赛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广联赛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48175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