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灰铸铁及其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479622.6 | 申请日: | 2016-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416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5 |
发明(设计)人: | 叶秀兰 | 申请(专利权)人: | 叶秀兰 |
主分类号: | C22C37/08 | 分类号: | C22C37/08;C22C37/10;C22C33/08;C21D1/06;C21D5/00;C23C8/22 |
代理公司: | 扬州苏中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32222 | 代理人: | 沈志海 |
地址: | 2114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灰铸铁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粉末冶金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灰铸铁,特别是涉及一种灰铸铁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铸铁主要由铁、碳和硅组成的合金的总称。铸铁可分为:灰口铸铁、白口铸铁、可锻铸铁、球磨铸铁、蠕墨铸铁以及合金铸铁。
合金铸铁是在普通铸铁加入适量合金元素(如硅、锰、磷、镍、铬、钼、铜、铝、硼、钒、锡等)获得。合金元素使铸铁的基体组织发生变化,从而具有相应的耐热、耐磨、耐蚀、耐低温或无磁等特性。其中,合金铸铁中的灰铸铁由于成本低廉,并具有铸造性、可加工性的特点,是工业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铸铁,如广泛用于制造如发动机、家电的零部件等。现有的灰铸铁的组成是由其所制造的部件性能要求如拉伸强度、磨损性能、机械加工性等来决定的,目前通常采用折衷的方式来进行配比选择,因此现有的灰铸铁的组成范围相当宽。但是,当灰铸铁用于制作对耐磨性要求较高的部件时,很难达到耐磨性的要求。
灰铸铁抗压强度比较高,有良好的吸振性、减震性和润滑性,有良好的导热性、切削加工型与铸造性,广泛的应用于机电产品中。但是现有铸造工艺在铸造圆周速度大于20m/s 的带环、存在滑动摩擦等场合因其强度不能满足实际需求、易开裂等问题,以致限制了其使用范围。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本发明为了灰铸铁铸件强度不能满足实际需求、易开裂、使用范围受到限制等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灰铸铁及其制造方法,在不增加额外的加工工序以及加工成本的条件下,获得较高的耐磨性,能满足高要求场合的使用。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灰铸铁及其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由如下质量百分比的原料组成,C 4.2%~6.77%、Mn 1.05%~1.55%、Ni 0.77%、Cr 0.45%~0.85%、Sn 0.3~0.5%、包芯线1.6~2.0%、P≤0.05%、S≤0.006%,余量为铁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所述包芯线包括碳钢外皮和粉状内芯,所述粉状内芯中的元素组份及质量百分比为:Ca 8%、Si 12%、稀土18%、Zr 3.5%、Ti 5%、Ta 5%,余量为铁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所述轻稀土的成 分为Ce51%、La29%、Nd13%、Pr4.5%、Sm1.3%、Y1.2%。
一种灰铸铁及其制造方法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1)按品位等级的高低依次将生铁、废钢材和回炉料加入电炉内;
(2)加热升温至1200 度时加入Mn 铁,并继续升温至1500-1550 度生成熔融态的铁水;
(3)保温并进行铁水除渣;
(4)降温至1450±10 度后出铁水;
(5) 出铁水的同时进行炉前处理,将铜加入包底,硅钡、稀土硅铁、铬铁在出铁水时随液流加入,锡和锑在铁水出至1/2 ~ 2/3 时随液流加入;
(6)炉前处理的最终熔融混合物中各化学成分重量百分比控制为:C 4.2%~6.77%、Mn 1.05%~1.55%、Ni 0.77%、Cr 0.45%~0.85%、Sn 0.3~0.5%、包芯线1.6~2.0%、P≤0.05%、S≤0.006%,余量为铁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7)浇注成型;
(8)保温后脱模保温缓冷后出炉;
(9)合金铸铁加工成产品后需先做表面弱渗碳气氛渗碳处理,然后做表面淬火处理。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铸造流动性能优异的灰铸铁,组分新颖,制作过程合理清晰,熔炼过程控制简便;本发明通过对灰铸铁的原材料配比进行合理的调整及增加孕育处理,使得灰铸铁强度及硬度均得到明显提升。该灰铸铁冶炼比较方便,具有良好的铸造性能,经孕育处理后,铸铁件不易开裂。使用现有材料炼出的灰铸铁铸件抗压强度、硬度都获得了明显提升,同时降低了企业生产成本,提高了产品合格率,扩大了铸件应用范围,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一种灰铸铁及其制造方法,由如下质量百分比的原料组成,C 4.2%~6.77%、Mn 1.05%~1.55%、Ni 0.77%、Cr 0.45%~0.85%、Sn 0.3~0.5%、包芯线1.6~2.0%、P≤0.05%、S≤0.006%,余量为铁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包芯线包括碳钢外皮和粉状内芯,粉状内芯中的元素组份及质量百分比为:Ca 8%、Si 12%、稀土18%、Zr 3.5%、Ti 5%、Ta 5%,余量为铁和不可避免的杂质,轻稀土的成分为Ce51%、La29%、Nd13%、Pr4.5%、Sm1.3%、Y1.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叶秀兰,未经叶秀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47962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良好力学性能和切削加工性能的灰铸铁
- 下一篇:一种切条机轴承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