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黑陶的烧制新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408088.X | 申请日: | 2016-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290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7 |
发明(设计)人: | 胡双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胡双飞 |
主分类号: | C04B33/32 | 分类号: | C04B33/3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0203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烧成 窑炉 制作 烧制 黑陶 含水率 坯体 碳化 密封 浓烟 木材 生产安全 最后阶段 美观性 陶器 熄火 泥料 入窑 时长 体干 烟熏 窑变 着色 装入 调配 陶瓷 | ||
本发明公开了黑陶制作技术,具体制作步骤如下:(1)制作坯体,用调配好的泥料制作所需陶瓷的器型。(2)入窑,待坯体干至含水率在15%左右时入装入窑炉烧制。(3)烧制末期,就是在接近烧成的最后阶段。(4)加入木材,在烧成末期加入含水率在10%——50%的木材,让窑炉内产生浓烟。(5)密封碳化,密封窑炉内浓烟并产生压力,保持烟熏时长在5——45分钟,使坯体碳化窑变、着色。(6)烧成,达到烧成温度和上述各项指标后即,熄火让其自然冷却。本发明具有工艺简单,操作简便,生产安全,制作成本低且能制得的陶器品质高,美观性强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技术发明涉及一种陶瓷的生产、制造工艺,应用在陶瓷生产、制作领域。
技术背景:
黑陶是一种古老的陶瓷,其采用的方法是在烧制的最后阶段从窑顶加入一些水,使木炭熄灭产生浓烟,让烟熏坯体的渗炭工艺,这里存在的问题有:。
(1)高温遇水产生的蒸汽对操作人员存在的安全隐患。
(2)浓烟对环境的污染。
(3)产品遇水开裂。
(4)坯体着色不均匀。
附图说明
该附图系黑陶烧制工艺流程图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在技术不足,提供一种工艺简单,操作简便,生产更安全,更环保,提高产品的合格率,使产品着色更均匀,使其能得到品质更高,观赏性更强的黑陶制品的新的制作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方案:
(1)采用电窑烧制,以达到密封高压的效果。
(2)在烧制的最后阶段加入含水量在10%——50%的松木,并立即密封窑炉,并保证窑内有5——45分钟的浓烟,这个可根据坯体的厚度,和窑内装坯量的多少,做相应的调整,坯体厚,坯体装窑量大就适当延长浓烟的时间,反之,坯体薄,装窑坯量少,就可减少浓烟的时间。
通过上述方法的改进达到了:
(1)由于窑炉的密封,产生高压,使渗炭窑变时间变短。
(2)不用加水,没有蒸汽产生,避免了被蒸汽烫伤的隐患。
(3)产生浓烟后立即进行密封,利用电窑的密封效果使浓烟不外泄,达到了环保的效果。
(4)产品没有遇水的可能,避免了遇水急冷坯体开裂。提高了产品合格率。
(5)浓烟渗炭的时间可控,达到了着色均匀的效果。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本方法烧制黑陶,采用电窑,因为电窑没有,火孔、火道、烟道,烟囱。这样就能达到密封高压的作用。在黑陶烧制的最后阶段加入含水率在10%——50%的松木并立即关上窑门,加入松木的量视坯体厚度和装窑坯体的量来决定,保证窑内浓烟的时间在5——45分钟之间即可。然后让其自然冷却。
本技术的实质作用和有益效果:
采用本技术烧制的黑陶表面所呈现出来的纯净黑色是以独特的无釉无彩高压炭化窑变的新工艺烧制而成的,出窑后就是浑然天成的黑色,不再做任何的处理。其外观黑如漆,亮如镜,硬如瓷,声如罄,具有很高的观赏性和实用性,有着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收藏价值。
并使生产环节更安全,更环保,提高了生产效益和产品制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胡双飞,未经胡双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40808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