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公路桥梁减震支座有效
申请号: | 201610400827.0 | 申请日: | 2016-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012815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0 |
发明(设计)人: | 潘威;时松;吕文臣;李燕;王占军;赵会霞;邵景阳;史交东;王菲菲;冯志强;姬小祥;张磊;刘艳娜;宋天源;王乘龙;石萌萌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E01D19/04 | 分类号: | E01D19/04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450000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公路 桥梁 减震 支座 | ||
1.一种公路桥梁减震支座,包括上接钢板(1)、下接钢板(2)以及套设在上接钢板(1)与下接钢板(2)之间的橡胶密封层(3),橡胶密封层(3)内间隔平行设置有橡胶层(4)和钢板层(5),橡胶密封层(3)为圆柱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橡胶层(4)的上表面开设有至少一圈凹槽,凹槽内填充有消能液体(6),橡胶密封层(3)与转动球体(9)之间设置有限位杆一(7),限位杆一(7)上套设有减震部件(10),减震部件(10)的一端固定在橡胶密封层(3)的底面上,另一端与转动球体(9)的上表面固定连接,转动球体(9)与下接钢板(2)接触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公路桥梁减震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凹槽为圆环结构,凹槽的圆心与橡胶层(4)上表面的圆心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公路桥梁减震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限位杆一(7)的数量为两个,两个限位杆一(7)对称分布在橡胶密封层(3)的底部圆心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公路桥梁减震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减震部件(10)为蝶形弹簧或空气弹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公路桥梁减震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接钢板(2)的上部开设有与转动球体(9)的球面相吻合的凹台。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公路桥梁减震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接钢板(1)的下表面与下接钢板(2)的上表面之间固定连接有限位杆二(8),限位杆二(8)的数量为两个,两个限位杆二(8)对称分布在上接钢板(1)下表面的中心两侧,两个限位杆二(8)所在的平面与两个限位杆一(7)所在的平面重合。
7.一种公路桥梁减震支座,包括上接钢板(1)、下接钢板(2)以及套设在上接钢板(1)与下接钢板(2)之间的橡胶密封层(3),橡胶密封层(3)内间隔平行设置有橡胶层(4)和钢板层(5),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橡胶密封层(3)的上部为圆柱体结构,下部为球体结构,橡胶密封层(3)的下部与下接钢板(2)接触连接,橡胶层(4)的上表面开设有至少一圈凹槽,凹槽内填充有消能液体(6)。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公路桥梁减震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凹槽为圆环结构,凹槽的圆心与橡胶层(4)上表面的圆心重合。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公路桥梁减震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接钢板(2)的上部开设有与橡胶密封层(3)的下部球体结构相吻合的凹台。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公路桥梁减震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接钢板(1)的下表面与下接钢板(2)的上表面之间的纵向固定连接有限位杆二(8),限位杆二(8)的数量为两个,两个限位杆二(8)对称分布在上接钢板(1)下表面的中心两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河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400827.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厚度和颜色高度均匀的可调式电子元件电镀槽
- 下一篇:高效节能电镀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