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功耗高PSRR的带隙基准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610388834.3 | 申请日: | 2016-06-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912066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19 |
发明(设计)人: | 李娅妮;庞光艺;朱樟明;杨银堂;孙亚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昆山创新研究院;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5F1/567 | 分类号: | G05F1/567 |
代理公司: | 北京世誉鑫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68 | 代理人: | 刘玲玲 |
地址: | 215347 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功耗 psrr 基准 电路 | ||
1.一种低功耗高PSRR的带隙基准电路,由无运放带隙核心电路、启动电路和负反馈控制环路组成,其中,
无运放带隙核心电路:用于实现电路核心功能,产生所需的带隙基准参考电压;
启动电路:用于完成带隙基准电路的启动,使带隙基准电路进入正常工作状态;
负反馈控制环路:用于控制、提高带隙基准电路的稳定性,消除运放的使用,减小功耗及芯片面积;
整个电路的工作过程是:电路上电,启动电路首先开始工作,开启无运放带隙核心电路,带隙基准电路产生参考电压,同时,负反馈控制环路抑制非理想因素对电路的恶性影响;
其特征在于,
所述无运放带隙核心电路主要由晶体管Q3、晶体管Q4、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阻R5和电阻R6组成,所述晶体管为NPN型双极晶体管,所述电阻R6的阻值远远大于电阻R4及电阻R5,其中,
晶体管Q3的发射极与地相连,晶体管Q3的基极与电阻R2的一端、电阻R4的一端相连,晶体管Q3的集电极与电阻R4的另一端、电阻R6的一端相连;
晶体管Q4的发射极与电阻R5的一端相连,电阻R5的另一端与地相连,晶体管Q4的基极与电阻R6的另一端相连,晶体管Q4的集电极与电阻R3的一端相连,电阻R3的另一端与电阻R2的另一端相连,二者的连接节点与电阻R1的一端相连;
其中,晶体管Q3的基极为无运放带隙核心电路的第一钳位匹配端,其与负反馈控制环路的第一反馈检测输入端相连;晶体管Q4的集电极为无运放带隙核心电路的第二钳位匹配端,其与负反馈控制环路的第二反馈检测输入端相连;电阻R1的另一端为无运放带隙核心电路的输出端,其与带隙基准输出电压Vref相连;
所述启动电路主要由晶体管MP4、晶体管MP5、晶体管Q5、晶体管Q6、电阻R7、电阻R8和电阻R9组成,所述晶体管MP4、晶体管MP5为PMOS晶体管,所述晶体管Q5、晶体管Q6为NPN型双极晶体管,其中,
晶体管MP4的栅端与晶体管MP5的漏端、晶体管Q6的集电极相连,晶体管MP4的源端与电源电压相连,晶体管MP4的漏端与电阻R7的一端相连,电阻R7的另一端为启动电路的输出端,其与负反馈控制环路的启动输入端相连;
晶体管MP5的源端与电源电压相连,晶体管MP5的漏端与晶体管Q6的集电极相连,晶体管MP5的栅端为启动电路的开关端口,其与负反馈控制环路中晶体管MP2的栅端相连;
晶体管Q6的基极与晶体管Q5的集电极相连,晶体管Q6的发射极与地相连;
晶体管Q5的基极与电阻R8的一端、电阻R9的一端相连,晶体管Q5的集电极与电阻R8的另一端相连,晶体管Q5的发射极与地相连,电阻R9的另一端接电源电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功耗高PSRR的带隙基准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反馈控制环路主要由晶体管MP1、晶体管MP2、晶体管MP3、晶体管MN1、晶体管MN2、晶体管MN3、晶体管Q1、晶体管Q2、电阻R0和电阻R10组成,所述晶体管MP1、晶体管MP2、晶体管MP3为PMOS晶体管,所述晶体管MN1、晶体管MN2、晶体管MN3为NMOS晶体管,所述晶体管Q1、晶体管Q2为NPN型晶体管,其中,
晶体管MP1的栅端、晶体管MP2的栅端和晶体管MP3的栅端相连,晶体管MP1的源端、晶体管MP2的源端、晶体管MP3的源端与电源电压相连,晶体管MP1的漏端与晶体管MN1的源端、晶体管Q1的集电极相连,晶体管MP2的漏端与晶体管MP2的栅端、晶体管MN1的漏端相连,晶体管MP3的漏端与晶体管MN1的栅端、晶体管MN2的栅端、晶体管MN2的漏端、晶体管MN3的栅端相连;
晶体管MN1的栅端与晶体管MN2的栅端、晶体管MN2的漏端、晶体管MN3的栅端相连,晶体管MN2的漏端为负反馈控制环路的启动输入端,其与启动电路的输出端相连;
晶体管MN1的源端与晶体管Q1的集电极相连,晶体管MN2的源端与晶体管Q2的集电极相连,晶体管MN3的源端与带隙基准输出电压Vref相连,晶体管MN3的漏端与电阻R0的一端相连,电阻R0的另一端与电源电压相连;
晶体管Q1的发射极与电阻R10的一端相连,电阻R10的另一端与地相连,晶体管Q1的基极为负反馈控制环路的第一反馈检测输入端,其与无运放带隙核心电路的第一钳位匹配端相连;
晶体管Q2的发射极与地相连,晶体管Q2的基极为负反馈控制环路的第二反馈检测输入端,其与无运放带隙核心电路的第二钳位匹配端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昆山创新研究院;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未经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昆山创新研究院;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388834.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泵浦激光器输入电流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低功耗稳压电路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