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学玻璃研磨抛光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10366384.8 | 申请日: | 2016-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834860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2 |
发明(设计)人: | 陈洪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微米光学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13/00 | 分类号: | B24B13/00;B24B13/005;B24B27/00;B24B37/00;B24B37/11;B24B37/34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学玻璃 研磨 抛光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学玻璃研磨抛光系统,属于玻璃研磨抛光装置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光学晶体、精密阀门、光学玻璃、平板显示器的需求日益增加,这些材料主要通过研磨抛光手段达到使用要求。玻璃深加工制作光学玻璃的过程中,需要对玻璃进行研磨然后再抛光,然而,现有的研磨装置对玻璃表面的研磨抛光效果有待提高,设备所占空间较大,不能根据需要合理安排。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光学玻璃研磨抛光系统,该研磨抛光系统设计合理,能够有效提高研磨抛光效果,可跟据需要连接相关子设备,合理安排空间。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光学玻璃研磨抛光系统,包括交替排列的抛光机构和研磨机构,所述抛光机构包括基座、固定于基座的支撑杆、抛光辅具和抛光工作盘,抛光辅具与支撑杆相连,所述研磨机构通过摇杆与支撑杆末端相连,支撑杆末端底部还设有滑块,与支撑杆末端相邻的另一抛光机构具有滑台,所述支撑杆连有第一动力装置,在所述第一动力装置的带动下,滑块沿滑台滑动,抛光辅具和研磨机构随支撑杆摆动,所述研磨机构包括与摇杆相连的偏心研磨轮。
优选地,所述抛光工作盘包括装有待磨玻璃的上料盘、装有抛光垫的下磨盘和抛光浆池,下磨盘置于所述抛光浆池内,且所述下磨盘连有带动下磨盘自传的第二动力装置,所述抛光辅具末端具有抵触部,所述抵触部连有触棒,所述上料盘顶部具有与所述触棒相抵触的连接块。
优选地,所述抛光辅具还包括辅具主体和定位机构,所述辅具主体上具有限高孔,所述抵触部设于所述辅具主体,所述定位机构一端套设于所述支撑杆上,另一端沿所述限高孔向下延伸,调整好所述抵触部相对于支撑杆的高度差后,利用紧固件穿过限高孔抵住定位机构定位。
优选地,所述滑台为具有弧度的板件,所述滑台表面具有沿滑动方向设置的凹槽,所述凹槽呈曲线或折线,所述凹槽内装有润滑液。
优选地,所述上料盘包括盘壳和载具,所述载具部分容置于盘壳内,所述载具表面粘接有若干待磨玻璃。
优选地,所述抛光机构和研磨机构排列成环形或线形生产线。
本发明所达到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研磨抛光系统设计合理,能够有效提高研磨抛光效果,可跟据需要连接相关子设备,合理安排空间。系统中抛光机构和研磨机构交替排列,而研磨机构与下一组中的抛光机构通过滑台型衔接,因此可根据实际生产情况选择合适数量的抛光机构和研磨机构,多组抛光机构和研磨机构可以连接成线形生产线或环形生产线。
附图说明
图1是优选实施例中研磨抛光系统的俯视图;
图2是图1中抛光工作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上料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抛光辅具的侧视图;
图5是图1中研磨机构在系统中的俯视图;其中:
1. 抛光工作盘,11. 上料盘,111. 连接块,112. 盘壳,113. 载具,114. 胶条,115.待磨玻璃,12. 下磨盘,121.抛光垫,13. 抛光浆池,2. 抛光机构,21. 辅具主体,22. 定位机构,23.抵触部,24. 触棒,3. 研磨机构,33. 研磨轮,331. 导向杆,333.凹槽,34. 摇杆,342.固定头,35.滑台,351. 沟槽,36.紧固件,37.限高孔,4. 基座,5. 支撑杆,51. 滑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如图1-5所示,一种光学玻璃研磨抛光系统,包括交替排列的抛光机构2和研磨机构3,抛光机构2包括基座4、固定于基座4的支撑杆5、抛光辅具和抛光工作盘1,抛光辅具与支撑杆5相连,研磨机构3通过摇杆34与支撑杆末5端相连,支撑杆5末端底部还设有滑块51,与支撑杆5末端相邻的另一抛光机构具有滑台35,支撑杆5连有第一动力装置,在第一动力装置的带动下,滑块51沿滑台35滑动,抛光辅具和研磨机构3随支撑杆5摆动,研磨机构3包括与摇杆34相连的偏心研磨轮3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微米光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微米光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36638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金相试样自动研磨抛光机
- 下一篇:一种精密回转运动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