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茶叶酶促反应和微生物共同作用加工黑毛茶的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610362443.4 申请日: 2016-05-30
公开(公告)号: CN105851285B 公开(公告)日: 2018-04-06
发明(设计)人: 朱旗;任春梅 申请(专利权)人: 湖南农业大学
主分类号: A23F3/06 分类号: A23F3/06;A23F3/08
代理公司: 长沙正奇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43113 代理人: 何为,袁颖华
地址: 410128 湖*** 国省代码: 湖南;4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利用 茶叶 酶促反 应和 微生物 共同 作用 加工 毛茶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黑毛茶加工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利用茶鲜叶自身的生物活性酶的酶促氧化反应及黑毛茶加工过程中微生物及其分泌的胞外酶的共同作用来加工黑毛茶的方法。

背景技术

黑毛茶是以茶树鲜叶为原料,经过杀青、初揉、渥堆、复揉、干燥五道工序加工而成。黑毛茶虽然产地不同、种类繁多,但有共同的特点,即鲜叶原料较粗老,都有渥堆变色工艺。黑毛茶加工的原料要有一定的成熟度,一般多为形成驻芽的新梢,由于芽叶较粗老,原料的采收为采割,如湖南黑毛茶加工,一年中一般采割两次,第一次在5月中下旬,第二次在7月中下旬,采割1芽4、5叶新梢。因此,黑毛茶外形粗大、叶大梗长,一级相当于三级红毛茶。其黑毛茶品质为:外形叶张、宽大厚实,色泽油黑,汤色橙黄,香味醇厚。为达到这种品质要求,黑毛茶加工须经过前述的杀青、揉捻、渥堆、干燥等工序。其中渥堆是黑茶品质形成的关键工序。

黑毛茶加工主要在夏秋两季,但由于采摘标准较粗老,生产出的黑毛茶通常要在毛茶仓库仓储1-2年,以促进内含成分的转化,之后才能视内含成分转化进程,选配进行精加工,拼配后成为黑茶成品茶加工的原料。

如此,现有黑毛茶加工存在如下缺点:仓储时只有微生物及其分泌的胞外酶对内含成分进行转化,转化程度有限,同时,加工工艺中含有杀青工艺,钝化了茶叶中酶的活性;由于茶叶中有效成分转化不足,生产的黑毛茶需进行存储1-2年,以便内含成分转化,从而,积压了周转资金,增加了企业负担。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利用茶叶酶促反应和微生物共同作用加工黑毛茶的方法,在黑毛茶加工过程中,利用茶叶鲜叶内自身的生物活性酶和黑毛茶加工过程中微生物及其分泌的胞外酶的共同作用,有效解决夏秋茶叶滋味苦涩和黑毛茶原料粗老滋味粗涩的问题,以提高黑毛茶品质滋味,减少仓储时间,加快生产进程。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利用茶叶酶促反应和微生物共同作用加工黑毛茶的方法,该方法步骤如下:

A.原料:按传统黑毛茶加工要求采摘一芽四叶或五叶初展茶鲜叶;

B.萎凋:将茶鲜叶萎凋8-12h,至萎凋叶含水量为64%-66%;

因黑毛茶加工一般在夏秋两季,夏秋时节气温较高,一般不需加温萎凋,可直接鼓自然风,萎凋时间需8-12h,以萎凋叶含水量以64%-66%为适度标准;

C.揉捻:将萎凋叶置于茶叶揉捻机中揉捻10min-15min,以轻-重-轻的加压方式,至大部分叶片(65-70%的叶片)呈现折叠条、少部分叶片(剩余的叶片)呈现泥鳅条或扁平片、叶色由暗绿转为黄绿,细胞破损率为25-30%;

D.发酵:将揉捻叶摊放进行发酵,控制发酵叶叶温为30-32℃,相对湿度90%以上,保持新鲜空气流通,发酵时间从揉捻开始计共1-1.5h,至叶色由黄绿色转为泛黄或橙黄;

E.杀青:于发酵叶中加入为发酵叶重量4-5%的水,采用茶叶滚筒杀青机进行杀青,以杀匀、杀透为标准,即钝化多酚氧化酶的活性;

F.渥堆:将杀青叶按传统黑毛茶加工工艺的渥堆方法进行渥堆,即室温在25℃以上,相对湿度在85%左右,初揉下机的茶坯,无需解块直接进行渥堆,将茶叶堆积起来,堆高约0.8-1m,上面加盖湿布等物以保温保湿。堆温超过45℃时及时翻动,历时8-12h,当渥堆叶叶色为橙褐,散去青草味时为适度。

G.复揉:采取轻压、短时、慢揉的原则进行复揉8-12min,至渥堆叶完全解块、条索匀直、没有团块;

H.干燥:将复揉叶干燥。

上述步骤D中发酵时揉捻叶的摊放厚度为10-25cm。

上述步骤H中的干燥是指自然晒干或机械干燥。其中,自然晒干是利用太阳光去除水分,同时利用阳光促进茶叶内含成分的理化变化,当含水量为12-14%时为宜;机械干燥是采用茶叶自动干燥机进行干燥,至含水量为8-12%。

茶叶的分类主要依据加工工艺和茶叶中茶多酚的程度而定,因此,有了风味不同的六大茶类产品。本申请将红茶加工相关技术合理应用于黑毛茶的加工,在概念和工艺上是全新的做法,打破了传统的概念和工艺,利用各自的工艺特点有效降低夏秋茶滋味苦涩的问题。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农业大学,未经湖南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36244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