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源连接器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346637.5 | 申请日: | 2016-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610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18 |
发明(设计)人: | 游万益;郑义宏;张志辉;殷定彬;苏怿喆 | 申请(专利权)人: | 凡甲电子(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02 | 分类号: | H01R13/02;H01R13/40;H01R12/51 |
代理公司: | 苏州携智汇佳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2278 | 代理人: | 路阳 |
地址: | 215425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源 连接器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源连接器及其制备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安装在电路板上的电源连接器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在同样产品大小的外观尺寸上增加产品的功能,是伺服器走上轻、薄、短、小及节能的一大挑战。电源连接器在同样外观大小的前提下想提升耐电流,除需要考虑电器性能方面的节能散热,还需考虑机械性能方面的插拔力和正向力。
现有电源连接器的端子导体厚度仅能承受一定的耐电流,为了提升耐电流,端子导体厚度必须加厚,但将端子导体加厚势必会增加插拔力和正向力,若要使端子导体插拔力和正向力降低则必须将端子导体力臂加长。然而,加长力臂后端子导体与塑胶绝缘体的固持方式无法使用传统的“倒刺”设计方式,需使用不同的工艺将端子导体及塑胶绝缘体固持。
有鉴于此,有必要对传统电源连接器作进一步改进,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源连接器,该电源连接器可以在增加电源端子的厚度、加长电源端子的接触力臂后,使用传统的“倒刺”设计方式将电源端子牢固的固持在绝缘本体上。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源连接器,其包括:
绝缘本体,具有对接部、自对接部向后延伸的安装部及贯穿所述对接部与安装部的收容槽;
若干电源端子对,收容在所述收容槽内,所述电源端子对包括相对设置的两片电源端子,每片电源端子均设有固持在收容槽内的固持部、自固持部一端延伸的接触部及自固持部另一端延伸的焊接部;
所述电源连接器还包括射出成型于电源端子对上的绝缘座及射出成型于绝缘座与绝缘本体上的塑胶件。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安装部的顶壁凹设有预留槽,所述安装部的侧边开设有预留通道,所述塑胶件填满所述预留槽和预留通道。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安装部的顶壁设有肋条,以将所述预留槽分隔成与所述收容槽一一对应,所述安装部的顶壁后端还开设有供卡持收容所述绝缘座的卡槽。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安装部包括自对接部的顶壁向外突伸形成的台阶部和沿电源端子对对接方向贯穿所述台阶部设置的若干开口,所述预留槽位于所述台阶部后侧,所述开口与所述收容槽对应连通。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绝缘座上开设有流道孔,所述塑胶件填满所述流道孔,以固定连接所述电源端子对与绝缘本体。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源端子对的两片电源端子呈上、下两排设置且上、下两排电源端子的固持部上均设有通孔,所述绝缘座射出成型于上排电源端子的通孔内并在靠近下排电源端子的一侧形成限位柱,所述限位柱穿过并收容在下排电源端子的通孔内,所述流道孔在上下方向上贯穿所述限位柱设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了前述电源连接器的制备方法,包括:
提供绝缘本体,所述绝缘本体具有对接部、自对接部向后延伸的安装部及贯穿所述对接部与安装部的收容槽;
提供若干电源端子对,所述电源端子对收容在所述收容槽内并包括相对设置的两片电源端子,每片电源端子均设有固持在收容槽内的固持部、自固持部一端延伸的接触部及自固持部另一端延伸的焊接部;
提供一绝缘座,该绝缘座先与所述电源端子对射出成型,再与所述绝缘本体组装;
提供一塑胶件,待所述绝缘座与绝缘本体组装完成后,该塑胶件再与所述绝缘座和绝缘本体射出成型。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安装部的顶壁凹设有预留槽,所述安装部的侧边开设有预留通道,所述塑胶件填满所述预留槽和预留通道。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绝缘座上开设有流道孔,所述塑胶件填满所述流道孔,以固定连接所述电源端子对与绝缘本体。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源端子对的两片电源端子呈上、下两排设置且上、下两排电源端子的固持部上均设有通孔,所述绝缘座与电源端子对射出成型的步骤具体为:先在上排电源端子的通孔内埋入射出并在靠近下排电源端子的一侧形成限位柱,再将所述限位柱穿过下排电源端子的通孔;所述流道孔在上下方向上贯穿所述限位柱设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电源连接器通过在电源端子对上射出成型有绝缘座,同时在绝缘座与绝缘本体上射出成型有塑胶件,从而可以在增加电源端子的厚度、加长电源端子的接触力臂后,使用传统的“倒刺”设计方式将电源端子牢固的固持在绝缘本体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电源连接器的第一实施方式立体图。
图2是图1所示电源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
图3是图2所示绝缘本体的立体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凡甲电子(苏州)有限公司,未经凡甲电子(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34663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