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TiAl金属间化合物的焊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311815.0 | 申请日: | 2016-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855735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06 |
发明(设计)人: | 马铁军;陈曦;李文亚;张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23K28/02 | 分类号: | B23K28/02;B23K103/10;B23K103/14 |
代理公司: | 西北工业大学专利中心61204 | 代理人: | 王鲜凯 |
地址: | 710072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tial 金属 化合物 焊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焊接方法,特别涉及一种TiAl金属间化合物的焊接方法。
背景技术
TiAl金属间化合物作为一种先进的轻质高温结构材料,使用温度达700~1000℃,因其具有高的比强度、比模量、良好的抗氧化性、抗蠕变性及优良的高温强度、刚度及低的密度等,所以在飞机发动机系统所选用的新一代高温整体叶盘中,以明显的优势成为极具吸引力的候选材料。但是TiAl金属间化合物的室温脆性、难变形加工性一直是困扰其推广应用的难题,其焊接性差更是业界的难题。此外,采用现有的熔焊方法进行焊接,不但需要耗费大量的焊前准备工作时间从而降低了生产效率,同时在焊接过程中也需耗费大量的保护气体,导致了生产成本的增加。
文献1“Won-Bae Lee,Young-Jig Kim,Seung-Boo Jung.Effects of copper insert layer on the properties of friction welded joints between TiAl and AISI 4140structural steel.Intermetallics,2004(12),671-678.”公开了一种TiAl金属间化合物与AISI 4140结构钢异种接头的旋转摩擦焊接方法。该方法分两步实现:第一步先采用旋转摩擦焊工艺将棒状纯铜工件焊接到AISI 4140结构钢后,去处接头处的飞边和多余的纯铜;第二步将所得的AISI/纯铜工件以纯铜端为待焊面与TiAl工件再次进行旋转摩擦焊接,从而获得以纯铜为中间层的异种TiAl金属间化合物/AISI 4140结构钢旋转摩擦焊接头。
该方法虽然利用纯铜中间层避免了焊接界面中裂纹的产生,但是纯铜中间层的制备增加了焊接工序,降低了生产效率,其所得接头的拉伸性能也只有375MPa,低于母材强度。而且由于旋转摩擦焊只能焊接棒状工件,因此其应用也受到较大的限制。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TiAl金属间化合物的焊接方法焊接接头强度差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TiAl金属间化合物的焊接方法。该方法采用一种新型的固相焊接工艺:线性摩擦焊(Linear Friction Welding:LFW),LFW打破了传统旋转摩擦焊的局限性,可用来焊接非圆形截面(包括矩形、方形等)的金属、塑料等工件,极大地扩展了摩擦焊接的应用领域。其次,该方法辅以在线去应力退火工艺,利用火焰枪或感应加热线圈对焊件进行在线去应力退火,可有效解决焊接热裂纹倾向严重及接头力学性能较低的不足。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TiAl金属间化合物的焊接方法,其特点是包括以下步骤:
(a)先将TiAl金属间化合物待焊工件分别放入线性摩擦焊机振动端和顶锻端的焊接夹具中,固定夹具后,调节待焊工件的待焊面间距至1~2mm。将火焰枪或者感应加热线圈固定在待焊工件四周。其中火焰枪喷头距离待焊面的间距为30~50mm;感应线圈的直径应大于待焊工件焊接面的长度尺寸8~10mm。
(b)采用LFW技术,选择工艺参数:摩擦压力70~80MPa,顶锻压力120~150MPa,振幅2~3mm,频率30~35Hz,焊接时间4~6s,进行焊接。当焊接程序进行到顶锻阶段,保压程序开始的0~1s内,立即使用火焰枪,或者感应加热线圈对焊接接头进行在线去应力热处理,热处理温度1000~1200℃,热处理时间8~15s。
(c)空冷5分钟后拆卸焊接夹具取出TiAl金属间化合物焊接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方法由于采用LFW固相焊接技术,不再需要耗费大量的焊前准备工作时间,生产效率高,一般6s内即可完成焊接,同时在焊接过程中也无需耗费保护气体,减少了生产成本。其次,在线去应力退火工艺的应用,可有效解决焊接热裂纹倾向严重的问题。并且其易于实施易于装卸,与预制纯铜中间层的方法相比工序更少,生产效率高,且其接头力学性一般与母材力学性能相当,无需再进行焊后热处理。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TiAl金属间化合物的焊接方法所涉及的在线去应力退火装置中火焰枪的装配示意图,其中A为火焰枪喷嘴。
图2是本发明TiAl金属间化合物的焊接方法所涉及的在线去应力退火装置中感应加热圈的装配示意图,其中B为感应加热圈。
图3是本发明方法实施例获得的接头外表面照片。
图4是本发明方法实施例获得的接头截面光镜照片。
图5是本发明方法实施例获得的接头拉伸试样结果照片。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工业大学,未经西北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31181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植物培育设备
- 下一篇:一种黄桃园智能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