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碳纤维复合板的制作方法及碳纤维复合板有效
申请号: | 201610307310.7 | 申请日: | 2016-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965983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20 |
发明(设计)人: | 印波;周民红;杨正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家港市江南汽配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5/26 | 分类号: | B32B5/26;B32B27/04;B32B9/00;B32B9/04;B32B21/14;B32B21/04;B32B7/10;B32B3/08;B32B33/00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32103 | 代理人: | 孙仿卫 |
地址: | 215621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碳纤维 复合板 制作方法 | ||
1.一种碳纤维复合板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制作步骤如下:
1)在模具腔室内的钢化玻璃平台上表面上涂抹一层离型剂,并在所述离型剂的上表面上涂抹一层间苯新戊二醇胶衣;
2)待胶衣固化后,在所述胶衣的上表面上均匀地涂抹第一层环氧树脂,而后在所述第一层环氧树脂的上表面上平铺一层碳纤维材料;
3)在所述碳纤维材料的上表面均匀地涂抹第二层环氧树脂,并确保所述第二层环氧树脂浸润所述碳纤维材料,而后在所述第二层环氧树脂的上表面上平铺一层玄武岩纤维材料;
4)在所述玄武岩纤维材料的上表面上均匀地涂抹第三层环氧树脂,并确保所述第三层环氧树脂浸润所述玄武岩纤维材料,而后在所述第三层环氧树脂的上表面上放置骨架,所述骨架内填充有聚氨酯泡沫;
5)在所述聚氨酯泡沫的上表面上开设若干凹槽,之后在所述骨架及聚氨酯泡沫的上表面上涂抹结构胶,而后在所述结构胶的上表面上铺设一基板;
6)在所述基板的上表面覆一块压板,之后将所述模具密封并锁紧,对所述模具抽真空至结构胶固化即可脱模;
所述胶衣层的厚度在0.5~1mm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纤维复合板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板为碳纤维板或木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纤维复合板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6)中,采用油布或硅胶袋对模具进行密封,并在所述模具的外边沿上加设压框。
4.一种碳纤维复合板,由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制作方法制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复合板包括胶衣层、碳纤维层、玄武岩纤维层、骨架、基板,所述的胶衣层采用了间苯新戊二醇胶衣制成,所述基板的一侧表面沿自身厚度方向依次覆盖有所述的骨架、玄武岩纤维层、碳纤维层、胶衣层,所述骨架内填充有聚氨酯泡沫,所述的胶衣层、碳纤维层、玄武岩纤维层、骨架中每相邻两层间均涂抹有环氧树脂,所述骨架与基板间涂抹有结构胶;所述骨架中的聚氨酯泡沫上涂抹有结构胶的一侧面上开设有若干凹槽,用于收集多余的结构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碳纤维复合板,其特征在于,根据客户对所述复合板的厚度要求,所述骨架与所述碳纤维层间设有一层或多层玄武岩纤维层。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碳纤维复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骨架为铝型材骨架。
7.根据权利要求4至6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碳纤维复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胶衣层、碳纤维层、玄武岩纤维层、骨架、基板的边沿相齐平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家港市江南汽配有限公司,未经张家港市江南汽配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307310.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