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疏水伊蒙粘土的两步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306080.2 | 申请日: | 2016-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525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17 |
发明(设计)人: | 贾梦秋;冉晶;黄奇琦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化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1B33/40 | 分类号: | C01B33/4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29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疏水 粘土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伊蒙粘土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疏水伊蒙粘土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天然伊蒙混层粘土矿物为含水层状硅酸盐,是一种由蒙脱石片层和伊利石片层按不同比例沿C轴组成的过渡型矿物,其基本结构特征是硅氧四面体片层和铝氧八面体片层在晶胞的a、b方向上无限延伸,规则重复,片与片组成构造单元层,在c方向上无平移周期。由于有些硅原子的晶格位置被一些低价的铁和铝所占据,因而导致片层带负电,层间由钙离子、钠离子等金属阳离子平衡负电,还有一定数量的羟基等不带电的基团。其中层间阳离子可以与其他某些基团进行交换。
由于粘土的片层结构和耐火性能,将其应用于聚合物中可提高聚合物的阻隔性能和耐火性能。然而天然伊/蒙混层粘土矿物亲水性好,遇水膨胀,在有机体系中难以相容。因此在有机体系中使用时,必须对天然伊蒙粘土进行改性,使其表面由亲水转为疏水,能够与聚合物相容。
现有粘土有机化方法通常为使用阳离子表面活性剂进行阳离子交换,阳离子交换制备有机化粘土的方法通常在纯水中进行改性,会产生大量气泡,降低产物产率并给生产带来麻烦,且这种方法仅稍微降低粘土类矿物的亲水性,未达到疏水程度(水接触角大于90°),因此总体而言不能与聚合物很好地结合,其有机相容性有待进一步提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具有疏水效果的伊蒙粘土的两步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季铵盐加入醇水溶液中,搅拌完全溶解后加入伊蒙粘土粉体,在30~80℃反应得到浆液,过滤洗涤,取出样品干燥研磨得到有机粉体;
(2)将改性剂加入醇水溶液中,搅拌分散完全后,加入步骤(1)得到的有机粉体,在30~80℃反应,取出样品干燥研磨得到疏水伊蒙粘土。
上述方案中优选的是,步骤(1)所用季铵盐选自十八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十四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十二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十四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十二烷基三甲基氯化铵中的一种或几种。
上述任一方案中,步骤(1)和步骤(2)中配制醇水溶液所用乙醇与水体积比例为1:4~2:1,优选比例为1:4~1:1,更优选的比例为1:4~1:2。
上述任一方案中,步骤(1)中反应的时间为1~10小时,反应时间优选2~8小时,反应时间更优选2~4小时。
上述任一方案中,步骤(1)季铵盐溶液浓度为每10ml醇水溶液中加入0.01~0.2g季铵盐。
上述任一方案中,步骤(1)中季铵盐加入质量为伊蒙粘土粉体质量的5%~40%。优选地,季铵盐加入质量为伊蒙粘土粉体质量的5%~20%。优选地,季铵盐加入质量为伊蒙粘土粉体质量的5%~10%。更优选地,季铵盐加入质量为伊蒙粘土粉体质量的7%~9%。
上述任一方案中,步骤(1)中优选反应温度为35~75℃。优选地,反应温度为40~70℃。更有选地,反应温度为45~65℃。
上述任一方案中,步骤(1)中干燥温度为30~80℃。优选干燥温度为35~75℃。优选地,干燥温度为40~70℃。更有选地,干燥温度为45~65℃。
上述任一方案中,步骤(2)中所用改性剂为烷氧基硅氧烷,优选自道康宁Z6173、11-100中的任意一种,改性剂的浓度为每10ml醇水溶液中加入0.01~0.2g改性剂。
上述任一方案中,步骤(2)中改性剂加入质量不小于有机粉体质量的1%即可获得优良的改性效果,处于成本考虑,改性剂加入质量为有机粉体质量的1%~5%。优选地,改性剂加入质量为有机粉体质量的2%~4%。
上述任一方案中,步骤(2)中反应的时间为1~10小时。优选反应时间为1~5小时。更优选地,反应时间为2~4小时。
上述任一方案中,步骤(2)中反应温度为30~80℃。优选反应温度为35~75℃。优选地,反应温度为40~70℃。更有选地,反应温度为45~65℃。
上述任一方案中,步骤(2)中干燥温度为30~110℃。优选干燥温度为40~100℃。更有选地,干燥温度为50~90℃。
有益效果:
1 本发明所制得的疏水伊蒙粘土具有稳定良好的疏水效果。
2 该疏水伊蒙粘土具有优良的有机相容性,可均匀分散于聚合物中形成复合材料,增强复合材料的阻隔性能与耐火性能。
3 制备方法简单,避免制备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泡沫,对设备要求低且产率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化工大学,未经北京化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30608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