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点滴控制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610293038.1 | 申请日: | 2016-05-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493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13 |
发明(设计)人: | 吴剑;苏宇;汪超军;徐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
主分类号: | A61M5/168 | 分类号: | A61M5/168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汇力通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57 | 代理人: | 王锁林;茅秀彬 |
地址: | 518055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点滴 控制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领域使用的输液系统,具体涉及一种点滴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由于医疗中输液过程时间较长,医护人员难以时刻观察输液是否结束,可能造成严重后果,因此应在输液结束时立即切断输液口并发出警报。同时为提高输液过程便捷性应对点滴的速率及关断进行控制。输液过程中医护人员需要根据经验确定合适的点滴速率并且时常观察输液过程是否结束,本发明可简化整个输液过程并提高安全性和稳定性。
发明内容
为避免现有输液过程中监护方面存在的安全隐患,本发明提供一种点滴控制系统。
本发明提供的点滴控制系统,包括:总控模块、连接于总控模块输出端的显示器、连接于总控模块通讯端口的数据传输模块以及若干点滴监控器;
每一个点滴监控器包含MCU,与MCU输入端连接的信号检测模块,与MCU相应输出端连接的显示模块、报警模块和控制输液管的自动控制模块,以及连接于MCU通讯端口的数据传输模块;
这些点滴监控器分别配置于各个点滴管(或点滴观测管)附近,通过各自内设的数据传输模块与所述总控模块的数据传输模块无线连接,用于实时检测点滴速率、自动终止点滴、警报并向总控模块端无线传送信息。
上述点滴监控器中,所述信号检测模块由光源模块和感应模块组成,该光源模块设置于点滴管的一侧,该感应模块设置于点滴管的另一侧,该感应模块的输入端与该光源模块的光束对准。
所述光源模块可以是激光管、LED等发光器件;所述感应模块可以是硅光电池、光敏二极管等光敏器件。
所述显示模块是数码管或者LCD器件,用于显示点滴速率等状态信息。
所述报警模块是蜂鸣器等光声发生器,在出现点滴系统状态发生改变时,发出相应的报警信号。
所述报警模块也可以选择语音报警器,语音报警器包括语音报警IC和连接于语音报警IC输出端的压电蜂鸣片。
所述自动控制模块可以是舵机等制动器,它的输出夹子夹置在输液管上,通过控制输液管横截面大小来实现点滴的速率调节及输液的输液管的关/闭。
MCU通讯端口的所述数据传输模块包括发送模块和接收模块。总控模块端的数据传输模块和点滴监控器内设的数据传输模块结构相同,每一个点滴监控器通过其数据传输模块和连接于总控模块的数据传输模块完成与总控模块之间无线通信,实现多路输液的控制。
总控模块可以选择PC、ipad或智能手机等,能够向点滴监控器的MCU发出指令,并根据MCU的回馈消息做出相应的反馈。总控模块端的显示模块可以显示交互界面,显示状态发生改变的点滴监控器所对应的编号等。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可减少输液过程中的人工监控过程,并可实现同时监护多个输液过程,并可根据患者对于输液要求的不同,调节多个点滴的速率,尤其是在输液结束时的及时关闭。以及出现点滴速度异常情况时发出警报并自动关断。使输液过程更加简便并提高效率和安全性,便于医护人员操作和管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系统结构框图;
图2为图1系统中点滴监控器的工作流程图;
图3为其信号检测模块与点滴管(点滴观测管)、自动控制模块与输液管的结合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本发明点滴控制系统包括:总控模块70、连接于总控模块输出端的显示器80、连接于总控模块70通讯端口的数据传输模块90以及若干点滴监控器。每一个点滴监控器包含MCU20,与MCU输入端连接的信号检测模块10,与MCU相应输出端连接的显示模块30、报警模块50和控制输液管的自动控制模块60,以及连接于MCU通讯端口的数据传输模块40。
这些点滴监控器分别配置于各个点滴管附近,通过各自内设的数据传输模块40与所述总控模块的数据传输模块90无线连接,用于实时检测点滴速率、自动终止点滴、警报并向总控模块端无线传送信息。
每一个点滴监控器中,信号检测模块10由光源模块11和感应模块12组成,光源模块11设置于点滴管的一侧,感应模块12设置于点滴管的另一侧,感应模块12的输入端与光源模块11的光束对准,感应模块12输出端连接MCU20的一输入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未经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9303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护套注射器的组装方法
- 下一篇:用于蝶翼针的贴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