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重组酮还原酶在制备(R)-3,5-二(三氟甲基)苯乙醇中的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610272803.1 | 申请日: | 2016-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260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07 |
发明(设计)人: | 竺伟;胡集铖;吴会;高新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尚科生物医药(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P7/22 | 分类号: | C12P7/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318 上海市浦***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重组 还原酶 制备 甲基 乙醇 中的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制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重组酮还原酶在制备(R)-3,5-二(三氟甲基)苯乙醇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阿瑞匹坦(Aprepitant)是获FDA批准上市的第一个神经激肽-1(NK-1)受体阻滞剂,用于预防化疗引起的急性和延迟性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由默克公司研发生产。该产品于2003年获美国FDA批准,2013年7月16日获中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进口注册批准。2014、2015年销售额分别高达5.53和5.35亿美元。其结构式如下所示:
福沙吡坦二甲葡胺(Fosaprepitant dimeglumine)也是一种高效止吐剂,联合阿瑞吡坦可明显提高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的控制效果。2008年2月FDA批准Merk公司的福沙匹坦二甲葡胺的上市申请;该产品2008年3月在英国上市,5月在德国上市,截止目前该品种已在欧、美、日等20多个国家上市。其结构式如下所示:
罗拉匹坦(Rolapitant)是一种高选择性P物质/神经激肽-1(NK-1)受体拮抗剂,用于治疗化疗引起的恶心呕吐,生产厂家为美国Tesaro公司,2015年9月经FDA获批,商品名为Varubi。Varubi的上市,将为预防迟发性CINV提供一种新的治疗选择,预计年销售额峰值可达4亿美元。其结构式如下所示:
其中(R)-3,5-二(三氟甲基)苯乙醇是合成阿瑞匹坦、罗拉匹坦、福沙吡坦二甲葡胺等匹坦类药物的关键中间体,国内外对其制备方法进行广泛研究,目前主要制备方法包括化学法和生物法。
化学合成法(Organic Process Research&Development,11,519-523,2007)以3,5-双三氟甲基苯乙酮为底物,Ru等贵金属配合物为催化剂不对称合成产物(R)-3,5-二(三氟甲基)苯乙醇,该方法存在金属催化剂昂贵,产品光学纯度不高等缺点。
生物合成法主要是以酮还原酶为催化剂,将3,5-双三氟甲基苯乙酮不对称合成(R)-3,5-二(三氟甲基)苯乙醇。David Pollard等人(Tetrahedron:Asymmetry,17,554-559,2006)报道了一种来源于Lactobacillus kefir DSM 20587的酮还原酶,能将3,5-双三氟甲基苯乙酮还原为(R)-3,5-二(三氟甲基)苯乙醇,但该酶在催化过程中存在底物浓度较低(20mM),反应产率过低(15%)等缺点,无法满足工业应用要求。
Dunming Zhu等人(Tetrahedron:Asymmetry,16,1541-1546,2005)公开了以3,5-双三氟甲基苯乙酮为底物,酮还原酶为催化剂在葡萄糖/葡萄糖脱氢酶体系中合成产物(R)-3,5-二(三氟甲基)苯乙醇的方法,其中该文献只揭露酮还原酶购自BioCatalytics.Inc的KRED 126,并未公开其基因序列和氨基酸序列,该方法中底物浓度仅为1.25mM,转化率(21%)和产物ee值(92%)均较低,无法满足工业化生产需求。
Mirjana Gelo-Pujic等人(Tetrahedron:Asymmetry,17,2000-2005,2006)采用高加索乳杆菌(Lactobacillus kefir DSM 20587)全细胞还原3,5-双三氟甲基苯乙酮得到产物(R)-3,5-二(三氟甲基)苯乙醇,其中所用的催化剂为高加索乳杆菌野生菌,该方法最大的缺点在于底物浓度过低约1-2g/L,严重影响其工业化应用。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缺陷,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重组酮还原酶在制备(R)-3,5-二(三氟甲基)苯乙醇中的应用。
具体生物酶催化制备(R)-3,5-二(三氟甲基)苯乙醇工艺路线如下所示: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重组酮还原酶在制备(R)-3,5-二(三氟甲基)苯乙醇中的应用,其中重组酮还原酶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4、6、8、10中任一项所示。
进一步说,编码重组酮还原酶的氨基酸序列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3、5、7、9中任一项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尚科生物医药(上海)有限公司,未经尚科生物医药(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7280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