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护肝型藏红花葛根黄酒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263839.3 | 申请日: | 2016-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13787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1 |
发明(设计)人: | 郭明;张来娇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农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G3/02 | 分类号: | C12G3/02;A61K36/88;A61P1/16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邱启旺 |
地址: | 3113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护肝型 藏红花 葛根 黄酒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护肝型藏红花葛根黄酒及其制备方法,藏红花及葛根有效成分的添加时间是在黄酒的后发酵时期。该护肝型藏红花葛根黄酒的制备方式按三个步骤进行:一是藏红花有效成分的制备;二是葛根有效成分的制备;三是富含藏红花及葛根有效成分的黄酒的制备。用本方法生产的藏红花葛根黄酒不仅具有美容养颜、抗氧化、抗癌效果,而且葛根中主要有效成分葛根素、类黄酮以及藏红花中α‑藏红花酸、藏红花酸酯等活性物质能够增加肝中乙醇脱氢酶活性,提高细胞液中谷胱甘肽的浓度,增强谷胱甘肽S转肽酶和谷胱甘肽过氧化酶的活性,降低胆固醇,加快脂肪代谢,使得该种黄酒自带解酒、护肝功能,为人们增添了一种全新的高品质功能黄酒。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发酵饮品的生产方法,具体是富含藏红花和葛根有效成分的护肝型藏红花葛根黄酒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黄酒是我国的民族特产,与啤酒、红酒并称为世界三大古酒。传统的黄酒是以糯米、小米、小麦等谷物为原料,经蒸煮、加曲、糖化发酵、压榨、过滤、煎酒、贮存、勾兑而成的酿造酒。黄酒主要成分除了水和乙醇外,还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氨基酸、维生素、微量元素以及多种活性物质,同时独特的酿造工艺使得黄酒具有酒精浓度低、酒兴醇厚、营养丰富、风味独特、品种繁多等特性,因此黄酒不仅成为中国传统的保健养生佳品,而且还被用作为中药服药的引子,被视为“百药之长”。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黄酒还被认为对肿瘤和心血管疾病等具有不错的疗效,因此黄酒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但当饮酒过量时,乙醇可损害线粒体功能,使线粒体脂质过氧化物增加,还原型谷胱甘肽(GSH)水平下降,在抵抗酒精所致的肝损伤中起关键作用,当生成的活性氧超过GSH的清除能力时,肝细胞膜脂质过氧化反应增强从而导致肝细胞损伤。
藏红花(Crocus sativus L)是鸢尾科番红花属球根类草本植物,其原生地在地中海沿岸至喜玛拉雅山麓,因而在我国被称为藏红花、番红花或西红花。我国传统中医认为藏红花性味甘平,通经活络、调和气血、散瘀开结、安神开窍之功效,用于临床治疗心血管病、肝病、中风、心脏病、癔症、痈肿等疾病方面具有良好的效果。已有研究表明藏红花具有利胆作用,其有效成分为α-藏红花酸钠盐及藏红花酸酯,能降低胆固醇和增加脂肪代谢,改善微循环,促进胆汁的分泌和排泄,从而降低异常增高的球蛋白和总胆红素,可用于脂肪肝、慢性病毒性肝炎后肝硬化的治疗。另有文献报道藏红花酸对有毒物质引起的早期急性肝损害有化学预防作用,其可提高细胞液中谷胱甘肽的浓度和增强谷胱甘肽S转肽酶和谷胱甘肽过氧化酶的活性,有希望用于慢性胆囊炎的治疗。
葛根是中国的民族植物,早在明代时期李时珍对葛根进行了系统的研究,认为葛根的茎、叶、花、果、根均可入药。他在《本草纲目》中这样记载:“葛,性甘、辛、平、无毒,主治:消渴、身大热、呕吐、诸弊,起阴气,解诸毒。”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葛根中除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以及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和矿物元素等营养成分之外,还含有异黄酮类化合物以及少量的黄酮类物质对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和心脑血管疾病有一定疗效。此外葛根的主要活性成分葛根素、大豆苷、大豆苷元在中药药理上具有提高肝细胞再生的能力,有助于恢复正常肝脏机能,促进胆汁分泌,防止脂肪在肝脏堆积。这些活性物质还可以提高肝脏中乙醇脱氢酶(ADH)的活性,抑制消化道对乙醇的吸收,能够减少乙醇在体内代谢对人体肝脏造成的损害。
β-环糊精是白色的结晶状粉末,由7个葡萄糖单位经α-1,4-糖苷键连接成环形结构,具有环状中空筒型、环外亲水、环内疏水的特殊结构和性质。黄酒发酵分为前发酵和后发酵,前发酵主要进行有氧呼吸,将多糖转化为单糖;后发酵主要进行无氧呼吸,将葡萄糖转化为酒精,而β-环糊精是多糖,将其添加在黄酒后发酵阶段,不会被分解掉。其环状结构和疏水性内腔可以包结不同化合物。客体分子进入环糊精空腔,β-环糊精本身无不良反应,而且增强药物挥发油制剂的稳定性,提高制剂的溶出速率和生物利用度,起到药物缓释的作用,故通常被应用在药物及食品领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农林大学,未经浙江农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6383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