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玻璃炉窑废气余热利用及废气脱硫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610259163.0 | 申请日: | 2016-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034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31 |
发明(设计)人: | 周江华;郭家宏;王守东;郭锐 | 申请(专利权)人: | 宜昌晶品玻璃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78 | 分类号: | B01D53/78;B01D53/96;B01D53/50;B01D53/68;F27D17/00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慧宜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42226 | 代理人: | 彭娅 |
地址: | 444299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玻璃 废气 余热 利用 脱硫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玻璃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玻璃炉窑废气余热利用及废气脱硫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玻璃纤维生产过程中,玻璃纤维炉窑废气排放,含有一定量的二氧化硫和氟化氢等有害废气,由于二氧化硫和氟化氢气体既对人体的健康影响很大、又对环境的破坏作用很大,所以国家历来管理就比较严格,尤其是近年来,对含有上述废气的尾气排放又提出了更严格、更新的要求。同时,现有的玻璃炉窑,耗能大、热效率低,一般较好的中小型玻璃炉窑热效率在25%左右,且所散失的热能不能进行二次利用,而且其烟囱也对环境造成污染,况且厂区内还需另设生产、生活用锅炉,不但额外耗能又对环境造成进一步污染。
因此,需要设计一种新型玻璃炉窑,提高炉窑废弃利用率,同时对废气进行处理,降低环境污染。
发明内容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玻璃炉窑废气余热利用及废气脱硫系统,此系统能充分利用玻璃炉窑向外散失的废热,并能额外产生大量生产、生活用蒸汽、节能和减少环境污染,通过废气脱硫系统提高了废气处理效率,降低有害物质对人体的损害。
为了实现上述的技术特征,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玻璃炉窑废气余热利用及废气脱硫系统,它包括玻璃炉窑的熔化池,熔化池通过流液洞与工作池相连,熔化池的底部安装有油枪,熔化池的另一侧设置有蓄热室,蓄热室通过锅炉排管与余热锅炉汽罐相连,余热锅炉汽罐通过汽化管经蓄热室加热干化后与油枪并联,蓄热室的顶部安装有总烟道,总烟道的出口位置设置有烟气闸门,烟气闸门之后设置有烟气出口,烟气出口之后安装有废气脱硫系统。
所述废气脱硫系统包括补风阀,所述补风阀与烟气出口固定连接,烟气出口的出口端与风冷塔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风冷塔的上端与降温冷却塔的上端通过管道固定连接,所述降温冷却塔的内壁与雾化喷嘴固定连接,所述降温冷却塔的下端段位置与脱硫塔的下端段位置通过管道固定连接,所述降温冷却塔的下端与插入循环槽中的管道固定连接,所述脱硫塔的内壁自上而下依次与水喷嘴、脱硫喷嘴、涡轮增压湍流器、受槽固定连接,所述受槽的下端与插入循环槽中的管道固定连接,所述循环槽与脱硫泵且与雾化泵、脱硫泵与脱硫喷嘴、雾化泵与雾化喷嘴均通过管道固定连接,所述脱硫塔的上端与副塔烟道的上端相连,所述副塔烟道下端的另一侧与引风机相连,所述引风机另一端与烟囱下端通过管道固定连接。
所述循环槽中设置有搅拌器,所述搅拌器与搅拌电机相连。
所述循环槽与排污阀通过管道固定连接。
所述涡轮增压湍流器为圆形筒内以焊接的方式设置有多片扇形薄板且所述薄板之间留有间隙的结构。
所述风冷塔为旋风分离器状结构。
本发明有如下有益效果:
1、通过在蓄热室处安装锅炉排管能够对余热锅炉汽罐进行加热,进而提高余热的利用率,通过余热锅炉汽罐与汽化管相连,经蓄热室顶部再加热干化后,与油枪相联,作为雾化介质对渣油雾化,省却了原有压缩空气装置,且雾化及助燃效果,更为理想。
2、整个窑炉进行全面强制保温,余热汽管外壁及余、废热锅汽罐也强制保温。
3、所述蓄热室采用编篮式,这样就只利用格子体向外辐射地热耗回收,不存在废气直接加热水管的问题,从而达到不降低二次风温度、进一步节油的目的。
4、通过在废气脱硫系统中设置涡轮增压湍流器可以使玻璃纤维炉窑尾气或烟气分阶段的获得湍流与增压,从而强化与脱硫脱氟剂溶液的相互混合及充分的化学反应,并以此获得最佳的除硫脱氟效果、提高脱硫脱氟的效率、达到排放标准的要求。
5、通过雾化喷嘴能够使脱硫脱氟剂溶液以雾态的形态分阶段的与尾气/或烟气相互混合及进行充分的化学反应并使得烟气降温,达到最合适的温度,为吸收塔更高效率脱硫脱氟做准备。
6、通过风冷塔,可补充一定量的空气,使高温烟气降低到合适的温度,避免降温冷却塔吸收温度过高产生变形和破坏塔内防腐层,并节省能源,以利于脱硫脱氟剂的更好吸收。
7、此废气脱硫系统工艺过程为烟气经风冷、降温、脱硫脱氟、除雾后排放及液体回流有机整体自动连续,适时排污,设计科学合理,与上游的设备衔接容易、占地面积小、脱硫脱氟效率高、效果稳定可靠、设备投资费用低、便于制作与实施、上马快、维护成本低。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宜昌晶品玻璃制品有限公司,未经宜昌晶品玻璃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5916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