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玻璃炉窑废气余热利用及废气脱硫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610259163.0 | 申请日: | 2016-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034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31 |
发明(设计)人: | 周江华;郭家宏;王守东;郭锐 | 申请(专利权)人: | 宜昌晶品玻璃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78 | 分类号: | B01D53/78;B01D53/96;B01D53/50;B01D53/68;F27D17/00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慧宜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42226 | 代理人: | 彭娅 |
地址: | 444299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玻璃 废气 余热 利用 脱硫 系统 | ||
1.一种玻璃炉窑废气余热利用及废气脱硫系统,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玻璃炉窑的熔化池(3),熔化池(3)通过流液洞(2)与工作池(1)相连,熔化池(3)的底部安装有油枪(4),熔化池(3)的另一侧设置有蓄热室(5),蓄热室(5)通过锅炉排管(6)与余热锅炉汽罐(8)相连,余热锅炉汽罐(8)通过汽化管(9)经蓄热室(5)加热干化后与油枪(4)并联,蓄热室(5)的顶部安装有总烟道(7),总烟道(7)的出口位置设置有烟气闸门(10),烟气闸门(10)之后设置有烟气出口(11),烟气出口(11)之后安装有废气脱硫系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玻璃炉窑废气余热利用及废气脱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气脱硫系统包括补风阀(12),所述补风阀(12)与烟气出口(11)固定连接,烟气出口(11)的出口端与风冷塔(13)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风冷塔(13)的上端与降温冷却塔(15)的上端通过管道固定连接,所述降温冷却塔(15)的内壁与雾化喷嘴(14)固定连接,所述降温冷却塔(15)的下端段位置与脱硫塔(16)的下端段位置通过管道固定连接,所述降温冷却塔(15)的下端与插入循环槽(27)中的管道固定连接,所述脱硫塔(16)的内壁自上而下依次与水喷嘴(17)、脱硫喷嘴(18)、涡轮增压湍流器(19)、受槽(22)固定连接,所述受槽(22)的下端与插入循环槽(27)中的管道固定连接,所述循环槽(27)与脱硫泵(25)且与雾化泵(24)、脱硫泵(25)与脱硫喷嘴(18)、雾化泵(24)与雾化喷嘴(14)均通过管道固定连接,所述脱硫塔(16)的上端与副塔烟道(20)的上端相连,所述副塔烟道(20)下端的另一侧与引风机(21)相连,所述引风机(21)另一端与烟囱(23)下端通过管道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玻璃炉窑废气余热利用及废气脱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槽(27)中设置有搅拌器(29),所述搅拌器(29)与搅拌电机(26)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玻璃炉窑废气余热利用及废气脱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槽(27)与排污阀(28)通过管道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玻璃炉窑废气余热利用及废气脱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涡轮增压湍流器(19)为圆形筒内以焊接的方式设置有多片扇形薄板且所述薄板之间留有间隙的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玻璃炉窑废气余热利用及废气脱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冷塔(13)为旋风分离器状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宜昌晶品玻璃制品有限公司,未经宜昌晶品玻璃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59163.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