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循环利用原水的净水机有效
申请号: | 201610251900.2 | 申请日: | 2016-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7661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9 |
发明(设计)人: | 陈德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爱高普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2 | 分类号: | C02F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史明罡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循环 利用 净水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循环利用原水净水机,包括依次连通的多介质浓缩水处理器、PP棉过滤器、水泵、沙缸过滤器、碳缸过滤器、精密过滤器和RO膜;RO膜与多介质浓缩水处理器的连接管路包括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两支路的节点上设有三通电磁阀,RO浓缩水可以在第一支路与第二支路间转换通过;第一支路上RO膜的浓缩水出水口与多介质浓缩水处理器的进水口连通,第二支路上设置有电解器;RO膜进水口、纯水出水口、浓缩水出水口分别装有电导率表;电导率表的信号输出端分别与相应的电磁阀或/和电解器电连接;本申请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净水器的RO膜废水排量大、容易堵塞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处理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循环利用原水的净水机。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现代化进程的迅猛发展,我国的饮用水污染早已从生物污染为主变成了化学污染为主。大量农药、化肥、洗涤剂等通过排放进入江河,使得城市中的自来水中含有不下100种的有害的可溶性化学物和重金属离子。
而反渗透作为主要的饮用水处理技术,其主要的优点恰好是对于以上有害物质的去除率,远超于其他的饮用水处理技术(如微滤、超滤、吸附等)。反渗透技术过滤精度最高(过滤精度在0.0001微米),RO膜也叫即反渗透膜,由于RO膜的“孔径”只有头发丝直径的十万分之一,只允许水分子和溶解氧通过,原水经过RO膜后对水中所有含的杂质如农药、化肥、细菌、病毒、重金属等有害物质的去除率在93%-99%之间。所以,在水污染严重的地区,尤其面对城市的学校、机关、工厂的群体用户,通常使用的商用饮水机都会采取反渗透技术以确保饮用水安全。
反渗透技术最大的缺点是需要大量排放浓缩水,这是其生产过程中必须的。根据出厂说明,一般反渗透膜的额定回收率仅为15%,但使用者为减少排放,通常会设置回收率为50%左右,在多级反渗透水处理的工艺中将也有部分(1/2~1/3)浓缩水直接接回自来水管重复使用。这种做法必须以降低产品水质和缩短昂贵的反渗透膜寿命作为代价。
其实,被排放的浓缩水是经过预处理的原水(一般为自来水),其中的固体污染及溶于水中的有害气体已经被排除。所以,除了电介质浓度相对比原水大,其他指标优于反渗透主机使用的原水。实际上,在上述的多级反渗透水处理设备中,前级RO膜产生的浓水被用来作为后一级RO膜的原水。只不过这些未经处理的浓缩水电导率较大,对产水质量和RO膜多少会有些不利的影响。基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循环利用原水净水机以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并且对产水水质控制提供了具体可行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循环利用原水的净水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RO膜浓缩水排放量大、RO膜易堵塞等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系统基本不直接使用或排放浓缩水,而是将原来被排放的浓缩水加以适当的处理后,作为原水加以循环利用,尤其在一般学校和单位使用的单膜的商用饮水系统中,可以大大地减少了浓缩水的排放量,延长了RO膜的寿命,在保证产水水质的前提下达到了大量地节约水的目的。
本发明提供的循环利用原水的净水机,包括余氯处理器、多介质浓缩水处理器、PP棉过滤器、水泵、沙缸过滤器、碳缸过滤器、精密过滤器和 RO膜;
所述多介质浓缩水处理器的出水口与所述PP棉过滤器的进水口连接,所述PP棉过滤器出水口与沙缸过滤器的进水口连接,所述PP棉过滤器与所述沙缸过滤器的连接管路上设置有水泵,所述沙缸过滤器的出水口与所述碳缸过滤器的进水口连接,所述碳缸过滤器的出水口与所述精密过滤器的进水口连接,所述精密过滤器的出水口与所述RO膜的进水口连接,所述 RO膜设有纯水出水口和浓缩水出口,所述RO膜的浓缩水出口与多介质浓缩水处理器的进水口连接,所述RO膜的纯水出水口后安装有纯水出水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爱高普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爱高普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5190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