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钻井液核磁共振评价储层含油性的录井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247957.5 | 申请日: | 2016-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0467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2 |
发明(设计)人: | 潘素倩;孟韶彬;杨芳;李油建;乔兰勇;王龑舒;闫慧珍;孟伟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中石化中原石油工程有限公司录井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9/00 | 分类号: | E21B49/00;E21B49/08 |
代理公司: | 郑州先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27 | 代理人: | 黄伟 |
地址: | 100029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钻井 核磁共振 评价 储层含 油性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利用钻井液核磁共振评价储层含油性的录井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核磁共振技术检测钻井液中的液态烃,获得钻井液含油率数据;然后利用曲线交汇法或图版法进行储层含油性评价,最后利用原油密度与横向弛豫时间的关系评价油质。本发明方法实现了对储层物性、均质性、沉积特性、储层流体性质、含油丰度和油质的综合性评价,能够解决所评价储层能不能出流体,出什么性质流体的问题,利用测录井多参数评价储层含油性,表现直观,适用性强,提高了岩屑、气测弱显示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水平,为非常规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钻井液分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钻井液核磁共振评价储层含油性的录井方法。
背景技术
地层是由岩石和孔隙流体组成的,含油气地层被钻开以后,其中一部分保留在岩样中,另一部分则进入钻井液,因此,钻井液作为“液体岩心”含有非常重要的地层流体信息。目前岩样中的油、气及钻井液中的气都有相应的录井方法来检测,并且具有成熟的利用岩样录井数据对含油性进行评价的方法,钻井液中的气态烃也有相应的气测录井方法,而利用钻井液中液态烃对储层物性、均质性、沉积特性、储层流体性质、含油丰度、油质等含油性进行评价一直是录井检测的空白。并且随着钻井新工艺、新技术的普遍使用,依靠岩样和钻井液中的气态烃评价地层含油性,并以此为基础形成的油气层评价方法就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特别是对于岩屑细碎、气油比低,岩屑和气测都呈弱显示的储层。
钻井液核磁共振录井技术能够快速、准确检测钻井液中的油水信号,在排除钻井液添加剂的影响评价储层流体性质方法具有独特的优势,并且样品不用清洗且分析周期短。如中国专利CN101581222A公开了一种石油钻井液核磁共振随钻井分析方法,主要是通过采样、图谱采集、图谱变换、差谱处理、建立图谱库、最后将钻井数据库中相关数据及1H核磁共振图谱及13C核磁共振图谱结合,形成石油钻井液核磁共振随钻综合分析图,实现了在石油钻井现场连续、在线快速的分析钻井液,确定钻井液中所携带的地层流体信息,但没有形成利用钻井液核磁共振数据综合性评价储层物性、均质性、沉积特性、储层流体性质、含有丰度和油质的方法。中国专利CN10943669A公开了一种低场核磁共振测量含油率的方法,适用于钻井液中不同密度原油含量的测量;中国专利CN101713754公开了一种利用核磁共振技术对钻井液中含原油质量分数的分析方法。上述现有技术利用钻井液核磁共振数据实现对钻井液含油率的测量,检测结果准确性高,稳定性好,但是没有实现对储层物性、均质性、沉积特性、储层流体性质、含油丰度和油质等含油性的综合性评价。
总之,现有技术中仅能够实现利用钻井液核磁共振技术定量检测钻井液含油率,但未形成利用钻井液核磁共振技术系统完善的评价储层的含油性,尤其是对非常规储层、弱显示油气层和重稠油,还没有完整的含油性评价方法。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钻井液核磁共振评价储层含油性的录井方法,实现对储层物性、均质性、沉积特性、储层流体性质、含油丰度和油质的综合性评价。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利用钻井液核磁共振评价储层含油性的录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对待测储层钻井液样品进行核磁共振分析,利用核磁共振数据图谱计算得到钻井液含油率;
2)含油性评价:
A:曲线交汇法:将步骤1)计算的钻井液含油率数据、测井数据、岩性剖面数据、钻井液处理等数据加载到绘制综合录井图的软件上,系统自动生成钻井液含油率曲线、测井曲线、岩性剖面和钻井液处理情况文本,绘制出综合录井图;根据综合录井图判断储层物性、均质性和沉积特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中石化中原石油工程有限公司录井公司,未经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中石化中原石油工程有限公司录井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4795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油气井监测管柱
- 下一篇:一种二氧化碳致裂装置的无源自流式灌装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