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极性聚合物场效应晶体管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610244436.4 申请日: 2016-04-19
公开(公告)号: CN105679940A 公开(公告)日: 2016-06-15
发明(设计)人: 于贵;毛祖攀;郭云龙;陈华杰;张卫锋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主分类号: H01L51/05 分类号: H01L51/05;H01L51/30;H01L51/40
代理公司: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代理人: 关畅;王春霞
地址: 100080 ***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极性 聚合物 场效应 晶体管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双极性聚合物场效应晶体管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属于有机电子 学领域。

背景技术

有机/聚合物场效应晶体管由于其在柔性电子纸,智能卡片和平板显示等方面的巨 大应用前景,倍受国内外广大科研工作者的关注。从1980年起,有机/聚合物半导体 材料作为有机/聚合物场效应晶体管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是大家研究的重点。随着给 体-受体共轭聚合物的快速发展,其空穴迁移率已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然而,目 前绝大多数的有机聚合物半导体材料只展示出单极性,只有很少一部分能被测试到双 极性;双极性半导体聚合物材料的研究将是迫切需要的,因为其在逻辑电路能耗方面 非常小。

另外,器件制备工艺的发展也带动着有机/聚合物场效应晶体管改善其性能,甚至 展现出很好的双极性。考虑到聚合物半导体材料的溶解性好,可以大面积溶液法加工 制备,其在高性能场效应晶体管器件和电路方面起了非常关键性的作用。众所周知, 绝缘层和半导体层间的界面是有机/聚合物场效应晶体管器件性能的关键所在;科研工 作者大多数都是从半导体材料角度去改善界面(H.Yan,Z.H.Chen,Y.Zheng,C. Newman,J.R.Quinn,F.Dotz,M.Kastler,A.Facchetti,Nature457(2009)679-686),其实 从绝缘层材料角度去改变界面也是一个很好的办法。国际上已有课题组尝试使用不同 的绝缘层材料制备有机/聚合物场效应晶体管器件,虽然他们通过这个方法能单方面地 改善了一种载流子(电子或者空穴)的迁移率,但会不同程度地降低另一种载流子(空 穴或电子)的迁移率(K.J.Baeg,D.Khim,S.W.Jung,M.Kang,I.K.You,D.Y.Kim,A. Facchetti,Y.Y.Noh,Adv.Mater.24(2012)5433-5439;E.J.Meijer,D.M.DeLeeuw,S. Setayesh,E.VanVeenendaal,B.H.Huisman,P.W.M.Blom,J.C.Hummelen,U.Scherf,T. M.Klapwijk,Nat.Mater.2(2003)678-682)。目前,现有方法均不能做到提高有机/聚合 物场效应晶体管的双极性传输性能,即均不能做到电子和空穴迁移率都得到同时提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极性聚合物场效应晶体管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本发 明双极性聚合物场效应晶体管的电子和空穴的迁移率都得到了提高,且其制备方法简 单易行。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极性聚合物场效应晶体管,它由下至上依次为衬底、源漏电 极、半导体层、绝缘层、栅极电极;

所述绝缘层的材料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上述的晶体管中,所述衬底的材料为硅片和/或玻璃;

所述源漏电极的材料为金;

所述源漏电极的厚度可为20~30纳米,具体可为20纳米或20~28纳米。

上述的晶体管中,所述半导体层的厚度可为30~50纳米,具体可为30纳米或30~45 纳米;

所述半导体层的材料为具有双极性特性的聚合物材料,具体地,所述具有双极性 特性的聚合物材料为聚[2,6-双(2-辛基十二烷基)-1,4,5,8-萘酰亚胺-alt-5,5’-二(1,1’-连 二噻吩)噻吩]共聚物和聚[2,6-双(2-辛基十二烷基)-1,4,5,8-萘酰亚胺-alt-5,5’-二(噻吩-2- 基)-2,2’-(反式)-2-(2-(噻吩-2-基)乙烯基)噻吩]共聚物,分别简称P(NDI2OD-T2)和 PNVT-8;

所述半导体层的材料的重均分子量可为10~100千道尔顿,具体可为40~70千道 尔顿;所述聚合物半导体具体采用的P(NDI2OD-T2)和PNVT-8的重均分子量分别为 43.4千道尔顿和64.1千道尔顿;

所述绝缘层的厚度可为850~1000纳米,具体可为1000纳米或900~1000纳米;

所述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重均分子量可为120~1000千道尔顿,具体可为120千 道尔顿、550千道尔顿、1000千道尔顿、120~550千道尔顿或550~1000千道尔顿;

所述栅极电极的厚度可为80~100纳米,具体可为85~100纳米或100纳米;

所述栅极电极的材料为金和/或铝。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4443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