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锰钢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206877.5 | 申请日: | 2016-04-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838848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9 |
发明(设计)人: | 郑开宏;王海艳;王娟;董晓蓉;王秀连;农登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省材料与加工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21C7/06 | 分类号: | C21C7/06;C21C7/072 |
代理公司: | 广东世纪专利事务所44216 | 代理人: | 千知化 |
地址: | 510651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锰钢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锰钢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高锰钢材料发展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发展历史,常用于冲击磨料磨损工况。但由于高锰钢锰含量高(11~26%),所以高锰钢在熔炼、浇注等制备过程中易造成夹杂物和气体含量高,氧含量一般为200ppm左右,从而使高锰钢性能大幅降低,以Mn13为例,σb为600~700MPa,αkv70~120J/cm2,影响高锰钢使用寿命。为此通过改进高锰钢的制备方法,提高高锰钢冶金质量,改善高锰钢性能,是高锰钢研究方向之一。
CN1320148C公开了一种高锰钢熔炼工艺及高锰钢铸件,该工艺将高碳锰铁、碎电极和钢棒在覆盖剂下熔炼,不允许搅拌液面。通过在熔炼过程中夹渣、气体自然上浮进入炉渣中进行除杂,其制造的高锰钢冶金质量难以保证。
CN101284305B公开了一种高锰钢件细晶化铸造工艺方法,采用炉外吹氩至钢液温度1580±20℃,浇注温度1480±20℃,浇注过程加入金属颗粒,高温出钢、高温浇注,获得细晶化高锰钢铸件。该发明初始钢水冶金质量不好,炉外通氩气除渣,效率不高。钢水温度越高,钢水中气体总含量越高,在高锰钢铸件凝固冷却过程中不易排出,铸件中相应气孔、夹渣等缺陷多。该发明加入的金属颗粒,会增加钢水中的气体含量,影响钢水的冶金质量。
CN102010936A公开了中频感应炉炉内吹氩精炼耐磨锰钢的工艺方法,该发明采用底部全程吹氩85~90分钟,通过吹氩精炼能有效去除钢液中气体和非金属夹杂物,从而改善钢液冶金质量。该发明吹氩时间长,操作难
度大,生产效率低,且将MnxOy、FexOy、CrxOy等氧化物到渣中,Mn、Fe、Cr不能还原出来返回钢水中,材料损耗大,而且在后续出钢浇注过程中不能保证钢液洁净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改善锰含量在11~25%之间的高锰钢冶金质量,降低含氧量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高锰钢制备方法由以下步骤组成:
1.废钢加热熔化;
2.通入氧气,压力0.40~0.50MPa,时间5~10分钟,保持炉温大于1550℃,炉渣渣量不少于2%,取样分析C含量小于0.1%;
3.扒出部分炉渣,根据高锰钢成分要求,加入电解锰、生铁、高碳锰铁、低碳铬铁,熔化,熔化后加钢水总量的1~2%的60%铝-20%硅-20%钙合金脱氧;
4.钢水炉渣中撒入钢水总量的0.25%的1%碳-50%硅-49%钙复合粉,保持5~10分钟,通入加热和脱水的氩气,压力0.40~0.50MPa,保持5~10分钟;
5.将钢水倒入经烘烤的钢包中,包底预置钢水总量0.2~0.3%的钇基稀土,出钢温度1460~1500℃,浇注温度1370~1390℃,凝固冷却,即获得高锰钢铸件。
本发明在熔炼过程中吹氧,与钢水中的C反应形成CO、CO2,在上浮过程中将钢水中夹杂物带入渣中,获得夹杂物低的钢液,为后续高效脱氧除渣制造条件。加入钢水中的铝-硅-钙铁与钢水中的O、Mn、Fe等氧化物形成低熔点、低密度硅酸盐上浮到渣中,与渣中加入的碳-硅-钙粉反应置换出的铁,锰进入钢水中,提高合金收得率。为加速反应进程,钢水中通入氩气,加速渣的上浮。为减少钢水倒入钢包的二次氧化的影响,钢包中加入钇基稀土脱氧,同时通氩气,有利于夹杂物上浮。烘烤钢包有利于除去铸型中的水份,防止冷却过程中,砂型水蒸气进入钢液而产生气孔。
本发明的高锰钢适用于制作轧臼壁、破碎壁、鄂板、锤头、板锤、侧板、链板等。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省材料与加工研究所,未经广东省材料与加工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20687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马氏体时效不锈钢的热处理方法
- 下一篇:一种英语学习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