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土壤表面粗糙度检测装置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182742.X | 申请日: | 2016-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512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8 |
发明(设计)人: | 杨笑天;黄涛;单治彬;胡永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安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B11/30 | 分类号: | G01B11/30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陆万寿 |
地址: | 710064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土壤 表面 粗糙 检测 装置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微波遥感研究和应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土壤表面粗糙度检测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土壤水分的时空分布是水文、气象等领域研究的重要参数,土壤表面的粗糙度又是表征土 壤水文特性和影响土壤性质的一个重要参数。微波遥感因其全天时、全天候对地观测以及较强 的穿透能力成为土壤水分反演的重要手段。在微波遥感反演土壤水分的研究中,土壤表面粗糙 度是影响后向散射的重要因素,因此,需要准确测量土壤表面粗糙度,土壤表面粗糙度在垂直 于水平尺度上分别利用均方根高度和相关长度两个参数进行表征。
野外实地测量土壤表面粗糙度参数的方法主要有针式剖面仪法、剖面板法和激光剖面仪法。 用剖面板法测量时,将剖面板插入地表,用数码相机拍下剖面板与地表的交界线,将其数字化 后在剖面上隔一定距离取离散点,通过这些离散数据,计算均方根高度和相关长度。
目前,土壤表面粗糙度大多使用剖面板法测量,剖面板类型众多,但是与本发明所述的便 携式土壤表面粗糙度测量装置相比,携带麻烦、采集速度慢、测量精度低、耗时耗力。土壤表 面粗糙度测量方法诸多,与本发明测量方法相比,本发明所采用的测量方法原理简单、处理周 期短、计算结果精度可靠。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土壤表面粗糙度检测装置及方法,本装置携带 便利、操作简单、采集速度快、测量精度高,适用于野外实地土壤表面粗糙度测量。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一种土壤表面粗糙度检测装置,包括通过四个测量装置组成的框型本 体,框型本体底部的四个角上均设置有升降调位装置,升降调位装置的底部设置有脚架,框型 本体的顶部设置有若干水准气泡;
所述测量装置包括支撑框架,支撑框架的背板为刻度面板,刻度面板与支撑框架间设置有 若干能够与地面接触的探针,所有探针长度相同。
所述相邻的测量装置通过合页连接,并在连接处设置有测量板卡锁装置。
所述若干水准气泡分别设置在四个框型本体的顶部中心。
所述探针顶部设置有探针顶帽,底部具有探针针底。
所述支撑框架的下部设置有用于控制探针收起与释放的卡片装置,以及用于控制卡片装置 的卡片卡锁装置。
所述测量装置的顶部设置有一对把手。
一种土壤表面粗糙度检测装置的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通过四个测量装置组成的框型本体置于表征土壤上;
步骤二,通过升降调位装置调节各个脚架的高度,使测量装置顶部的所有水准气泡中的气 泡居中为止;
步骤三,释放探针,使探针与表征土壤表面自然接触;
步骤四,使用照相机对每个测量装置进行拍照,得到探针在刻度面板上的所指刻度,获取 表征土壤表面粗糙度的图片;
步骤五,重复若干次步骤一至步骤四,得到表征土壤表面粗糙度的图片;
步骤六,对获取的每一张表征土壤表面粗糙度的图片在ArcGIS10.3软件中获取表征土壤 表面粗糙度的点序列;
步骤七,根据点序列与均方根高度和相关长度公式,即可得到表征土壤表面粗糙度。
所述步骤三中,打开卡片卡锁装置,卡片装置引导探针针底与表征土壤表面自然接触。
所述步骤六中,ArcGIS10.3软件中获取表征土壤表面粗糙度的点序列的过程如下:
第一步,在ESRIArcCatalog10.3软件中加载表征土壤表面粗糙度的图片,对图片进行坐 标系的定义,然后在ESRIArcMap10.3中加载定义好坐标系的图片,设置显示单位为厘米,进 行几何校正,几何校正采用四个已知坐标,分别是:测量装置左下角(0,0),测量装置左上 角(0,60),测量装置右上角(100,60),测量装置右下角(100,0);
第二步,在ESRIArcCatalog10.3软件中创建一个线要素,坐标系统跟第一步所述的四个 已知坐标一致,然后在ESRIArcMap10.3中加载线要素和几何校相同的图片,对图片中的探针 针帽进行矢量化,生成表征土壤表面起伏变化的曲线;
第三步,在ESRIArcMap10.3中,利用系统提供的“值提取至点”工具,对曲线进行等 间隔取样,间隔设置为1cm,即可获取表征土壤表面粗糙度的点序列。
所述均方根高度通过以下算法得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安大学,未经长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8274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