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车车通信的停车位检测方法及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610178928.8 | 申请日: | 2016-03-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41589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16 |
| 发明(设计)人: | 沈峥楠;江浩斌;马世典;李臣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8G1/0967 | 分类号: | G08G1/0967 |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32204 | 代理人: | 罗敏 |
| 地址: | 212013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车车 通信 停车位 检测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汽车电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车车通信的停车位检测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汽车保有量不断增加,可利用的泊车空间越来越少,泊车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日益狭小的停车空间,使人们难以判断车位是否满足要求,给人们带来了倒车技术上的难度。
目前驾驶员判断停车位大小的方法有两种,一是靠人眼观测,其缺点是容易判断失误,造成汽车最终倒不进去或倒车过程中与旁车发生碰擦;二是靠汽车自身带有的自动泊车系统,汽车在低速的情况下通过侧方雷达传感器对库位进行扫描,通过控制器来判断车位是否满足要求,其缺点是,如果探测库位结果不满足要求,汽车需要继续低速探寻下一个车位,如果再不满足库位要求,仍需继续在低速情况下探测下去,这就极大浪费了探测车位的时间成本,影响了了驾驶员的直观感受。
此外,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智能交通技术、智能汽车领域的研究与应用进来得到了迅猛发展,汽车间车车通信技术—V2V日益成熟,相信在不久的未来,该技术会得到普遍的应用,进一步提高汽车间的交互能力。
发明内容
针对目前驾驶员判断停车位大小的方法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车车通信的停车位探测方法及装置,通过车车通信技术,利用旁边车辆来探测车位大小,驾驶员得以提前获知该车位是否满足要求。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基于车车通信的停车位探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主车选择车位探测模式:主车通过按键模块启动停车位探测功能,主车车长为LA,主车车宽为DA;
2)主车向参照车发送车辆标识及测距指令:主车主控制模块通过通信模块,将主车车辆标识码及测距指令发送给停靠在旁边的参照车,其中,车辆标识码用于识别车辆身份,滤除其它非来自汽车的外界指令信息,测距指令包括水平车位测距指令和垂直车位测距指令;
3)参照车判断测距指令类型,启动相应的测距模块:参照车的主控制模块通过通信模块获得主车车辆标识码及测距指令,并根据测距指令启动相应的测距模块,如果是水平车位测距指令则启动参照车前端3个测距模块,转步骤4);如果是垂直车位测距指令则启动参照车右侧的3个测距模块,转步骤5);
4)参照车前端3个测距模块测距,测得的车位数据分别为LBf1、LBfm、LBfr,其中,LBf1指的是前端左侧测距模块测得的距离,LBfm指的是前端中间测距模块测得的距离,LBfr指的是前端右侧测距模块测得的距离;转步骤6);
5)参照车右侧3个测距模块测距,测得的车位数据分别为DBrf、DBrm、DBrr,其中,DBrf指的是右侧靠近车头的测距模块测得的距离,DBrm指的是右侧中间的测距模块测得的距离,DBrr指的是右侧靠近车尾的测距模块测得的距离;转步骤6);
6)参照车的主控制模块通过通信模块,将车位数据及参照车车辆标识码发送给主车;
7)主车判断停车位是否满足停车条件:主车主控制模块通过通信模块获得参照车发过来的车位信息,判断该停车位是否满足停车条件,并将判断结果通过显示模块反馈给驾驶员,如果满足停车条件转步骤8),否则转步骤1)进行下一次测试;
8)停车位检测结束。
进一步地,上述步骤7)中,判断水平车位是否满足停车条件的方法是:取Lmin=min{LBf1,LBfm,LBfr},当Lmin>LA+ΔL时,认为该停车位有效;当Lmin≤LA+ΔL时,认为该停车位无效,ΔL指侧方停车位最小预留长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大学,未经江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7892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导航系统
- 下一篇:车辆道路状况自动判断方法及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