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风洞模型支杆抑振系统作动器布局优化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173721.1 | 申请日: | 2016-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868535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16 |
发明(设计)人: | 刘巍;刘惟肖;张家昆;贾振元;鲁继文;马建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19/00 | 分类号: | G06F19/00;G01M9/04 |
代理公司: | 大连理工大学专利中心21200 | 代理人: | 关慧贞 |
地址: | 116024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风洞 模型 支杆 系统 作动器 布局 优化 方法 | ||
1.一种风洞模型支杆抑振系统作动器布局方法,其特征是,布局方法通过在风洞环境下测量一段时间内飞行器模型在垂直于支杆轴线的二维平面内振动加速度信号,获得偏移矢量,解算出振动主相位角度;在主相位正交坐标系下分解振动偏移矢量,建立两正交方向上振幅均值的统计量;构建作动器驱动支杆在主相位与正交方向上最大输出弯矩与布局偏角间的函数关系,通过抑振需求与输出能力间的匹配,获得布局偏角,最终实现对作动器位置的合理化布局;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步二维振动矢量主相位角解算
将主相位方向定义为二维振动偏移最显著的方向,主相位角为平均振动方向与俯仰偏航坐标轴正方向之间的夹角,用来确定作动器分布的整体偏角,主相位角的求解需要对振动偏移矢量进行统计;首先,将置于支杆模型系统自由端的加速度传感器采集到的二维振动加速度信号转化为振动偏移量信号;
其中,xi,yi分别为第i个采样时刻系统在偏航与俯仰方向上振动的偏移量,axm,axm+1,aym,aym+1分别为在第m,m+1个采样时刻偏航与俯仰方向上振动加速度的测量值,Δt为采样间隔;
然后,解算出各采样时刻二维振动偏移矢量的大小与方向,构建二维振动偏移矢量
分别表示在第i个采样时刻振动偏移矢量的大小与方向;xi,yi分别为第i个采样时刻对应的偏航和俯仰方向上的振动偏移量;通过构建上述振动偏移矢量,由公式(3)求取代表振动信号的振动显著方向的主相位角α:
第二步主相位正交坐标系下抑振性能需求评估
根据主相位方向与其正交方向建立主相位正交坐标系(xα,yα),将二维振动矢量分解到主相位正交坐标系(xαi,yαi)坐标轴方向上;其中,xi,yi分别为第i个采样时刻系统在偏航与俯仰方向上振动的偏移量;xαi,yαi分别为第i个采样时刻偏移矢量在主相位正交坐标系下分解得到的坐标:
通过公式(5)分别统计沿主相位方向yα与正交方向xα上振动偏移分量绝对值的均值正交方向上振幅均值的统计量用以定量地评价振动信号对抑振器在主相位与正交方向上振动的严重程度,即在对应方向上振动抑制能力的需求;
第三步基于需求匹配的布局偏角解算
为使作动器在主相位与正交方向上输出能力分配最合理,应使作动器在两个方向上输出能力与对应方向上抑振性能的需求相互匹配,即作动器的极限弯矩输出能力与对应方向上振动偏移分量绝对值的均值成正比:
其中,F为单个作动器的标称推力,β为作动器相对于主相位方向的夹角,r为作动器到支杆弯曲中心的距离,2Fr·cos(β)为抑振器在主相位方向上的极限弯矩输出能力;2Fr·sin(β)为抑振器在正交方向上的极限弯矩输出能力;分别表示正交与主相位方向上振动偏移分量绝对值的均值;进而,解得布局偏角β:
通过求得的主相位角α和布局偏角β就能确定抑振器中各作动器的位置分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理工大学,未经大连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73721.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G06F 电数字数据处理
G06F19-00 专门适用于特定应用的数字计算或数据处理的设备或方法
G06F19-10 .生物信息学,即计算分子生物学中的遗传或蛋白质相关的数据处理方法或系统
G06F19-12 ..用于系统生物学的建模或仿真,例如:概率模型或动态模型,遗传基因管理网络,蛋白质交互作用网络或新陈代谢作用网络
G06F19-14 ..用于发展或进化的,例如:进化的保存区域决定或进化树结构
G06F19-16 ..用于分子结构的,例如:结构排序,结构或功能关系,蛋白质折叠,结构域拓扑,用结构数据的药靶,涉及二维或三维结构的
G06F19-18 ..用于功能性基因组学或蛋白质组学的,例如:基因型–表型关联,不均衡连接,种群遗传学,结合位置鉴定,变异发生,基因型或染色体组的注释,蛋白质相互作用或蛋白质核酸的相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