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体化煤化工深度处理深度氧化反应器在审
申请号: | 201610171993.8 | 申请日: | 2016-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687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15 |
发明(设计)人: | 高迎新;宋玉琼;丁然;张昱;杨敏;张国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
主分类号: | C02F3/30 | 分类号: | C02F3/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5***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体化 煤化工 深度 处理 氧化 反应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环保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体化煤化工深度处理深度氧化反应器。
背景技术
厌氧生物处理技术(厌氧反应器)已广泛应用于轻工、化工、制药等行业的中、高浓度 有机废水的处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人们相继开发出了以UASB为代表的第二代厌氧反应器、 以EGSB、AFB、IC等为代表的第三代高效厌氧反应器,均在实际工程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对 于高效厌氧反应器而言,不仅要分离污泥停留时间和水力停留时间,还应使进水和污泥之间 保持充分的接触。厌氧反应器中污泥与废水的混合,首先取决于布水系统的设计,合理的布 水系统是保证固液充分接触的基础,进水的布水系统兼有布水和水力搅拌两大功能;在厌氧 反应器运行过程中,进水必须在反应器底部均匀分配,确保各单位面积的进水量基本相同, 以防止出现偏流、股流现象,避免设备容积利用率降低,导致处理效率大大降低;同时依靠 进水的水力搅拌和反应过程产生沼气的搅拌作用,提高进水与污泥的混合效果,并可防止局 部产生酸化现象;目前常使用的布水器如树枝管式配水布水器和穿孔管式配水布水器,其特 点是结构简单,只要施工安装正确,配水能够基本达到均匀分布的要求;由于布水器工作环 境决定了其布水管往往容易发生堵塞,且布水管一旦发生堵塞不容易发现,由于目前的布水 管转弯处大都存在死角,清理起来十分困难,影响厌氧反应器的正常工作。
中国专利申请第2010102092033号公开了一种好氧→缺氧→厌氧集成模块式污水快速脱 氮反应装置,该装置包括水下螺旋曝气机、生物接触多孔填料、泥水分离导流孔板、出水槽、 反应装置外筒、环形进水管、排水管、排泥管、反应内筒、导流筒、污泥回流挡板、布水挡 板、污泥回流区挡板支架、多孔生物接触填料的支撑网;所述的零件间的连接为:环形进水 管的支管穿过反应装置外筒的筒壁和环形污泥回流挡板焊接在反应装置外筒上;反应筒的开 口端头垂直焊接在布水挡板的中部,并用反应区直筒的支撑架和污泥回流区挡板支架支撑; 污泥回流挡板为喇叭筒状,其小口端头焊接在反应筒的外壁上,小口端部的内侧壁与布水挡 板外圆焊接;布水挡板为一圆环状,其上均匀布置过水孔,圆环的中心孔为导流孔;反应筒、 污泥回流挡板和布水挡板围成的空间为污水分配槽;污泥回流挡板的大口端通过污泥回流区 挡板支架焊接在反应装置外筒的内壁上,反应装置外筒的内壁、污泥回流挡板的大口端和污 泥回流区挡板支架的空间为污泥回流导流孔;生物接触多孔填料通过多孔生物接触填料的支 撑网连接在反应筒的顶部,在该专利中虽然改进了设计,但是仍然存在处理不稳定、易堵塞、 水力搅拌动力不足、沉降时间不足等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体化煤化工深度处理深度氧化反应器。
依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体化煤化工深度处理深度氧化反应器,其包括设备箱体 主体101、设备进水管201、设备进气管301和三相分离器401,设备箱体主体101为立方体 顶部不封顶,底部为高度1米倾斜角度60度的斜面,中间布置有矩形筒,上下都不封口矩形 长宽尺寸为主体外形长宽尺寸的1/3。
其中,矩形筒距离设备箱体主体101顶部500mm,距离设备箱体主体101底部600mm; 矩形筒内中间位置布置设备进水管201,其下方200mm处布置设备进气管301;设备进水管 201和设备进气管301的入口均布置在设备箱体主体101左侧中间位置;设备箱体主体101 右侧距离顶部高度200mm处布置三相分离器401。
优选地,在设备进水管中,进水口202位于设备进水管201左端,进水主管205呈T字 型,均匀连接有进水支管203,在进水支管203上均匀布置有进水口205,进水口205为直径 3mm孔,其中进水口间距x为200~250mm,其中进水支管间距y为300~500mm。
优选地,在设备进气管中,进气口302位于设备进气管301左端,进气主管303呈T字 型,均匀连接有进气支管304,在进气支管304上均匀布置有进气口305,进气口305为直径 3mm孔,其中进气口间距L为200~250mm,其中进气支管间距H为300~500mm。
优选地,在三相分离器中,集气区402位于三相分离器401的左侧,为一个矩形腔体底 部不封闭右侧有三个三角形与泥水分离区403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未经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7199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车辆冲洗台污水回收处理池
- 下一篇:一种处理生活污水的逆流式生物曝气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