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体化煤化工深度处理深度氧化反应器在审
申请号: | 201610171993.8 | 申请日: | 2016-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687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15 |
发明(设计)人: | 高迎新;宋玉琼;丁然;张昱;杨敏;张国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
主分类号: | C02F3/30 | 分类号: | C02F3/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5***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体化 煤化工 深度 处理 氧化 反应器 | ||
1.一体化煤化工深度处理深度氧化反应器,其包括设备箱体主体(101)、设备进水管 (201)、设备进气管(301)和三相分离器(401),其特征在于,设备箱体主体(101)为立 方体顶部不封顶,底部为高度1米倾斜角度60度的斜面,中间布置有矩形筒,上下都不封口 矩形长宽尺寸为主体外形长宽尺寸的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煤化工深度处理深度氧化反应器,其特征在于,矩形筒 距离设备箱体主体(101)顶部500mm,距离设备箱体主体(101)底部600mm;矩形筒内中 间位置布置设备进水管(201),其下方200mm处布置设备进气管(30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煤化工深度处理深度氧化反应器,其特征在于,设备进 水管(201)和设备进气管(301)的入口均布置在设备箱体主体(101)左侧中间位置;设备 箱体主体(101)右侧距离顶部高度200mm处布置三相分离器(401)。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体化煤化工深度处理深度氧化反应器,其特征在于, 在设备进水管中,进水口(202)位于设备进水管(201)左端,进水主管(205)呈T字型, 均匀连接有进水支管(203),在进水支管(203)上均匀布置有进水口(205),进水口(205) 为直径3mm孔,其中进水口间距x为200~250mm,其中进水支管间距y为300~500mm。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体化煤化工深度处理深度氧化反应器,其特征在于,在 设备进气管中,进气口(302)位于设备进气管(301)左端,进气主管(303)呈T字型,均 匀连接有进气支管(304),在进气支管(304)上均匀布置有进气口(305),进气口(305) 为直径3mm孔,其中进气口间距L为200~250mm,其中进气支管间距H为300~500mm。
6.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体化煤化工深度处理深度氧化反应器,其特征在于,在 三相分离器中,集气区(402)位于三相分离器(401)的左侧,为一个矩形腔体底部不封闭 右侧有三个三角形与泥水分离区(403)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体化煤化工深度处理深度氧化反应器,其特征在于,在 三相分离器中,污泥回流区(404)位于三相分离器(401)的中间位置,斜向下角度为60度; 排气区(406)位于集气区(402)的顶部中间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一体化煤化工深度处理深度氧化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污 泥在上升过程中在泥气水分离区(403)处由于其遇到污泥回流区(404)的挡板,从而气体 会冲进挡板的底侧,从而不断富集的过程中会被压力压到集气区(402)内,从而经过排气区 (406)排放出去;由于气体的离开泥便会马上失去向上的动力,逐渐的与水分离,部分直接 落回箱体内,部分由于较轻便会沉积到污泥回流区(404)汇集等到一定量之后便会回落至箱 体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未经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71993.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车辆冲洗台污水回收处理池
- 下一篇:一种处理生活污水的逆流式生物曝气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