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轮式安防机器人上楼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610169196.6 | 申请日: | 2016-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292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03 |
发明(设计)人: | 吴建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太赫紫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D1/02 | 分类号: | G05D1/02 |
代理公司: | 上海宏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1297 | 代理人: | 周高 |
地址: | 201899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轮式 机器人 上楼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器人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轮式安防机器人上楼装置。
背景技术
机器人(Robot)是自动执行工作的机器装置。它既可以接受人类指挥,又可以运行预先编排的程序,也可以根据以人工智能技术制定的原则纲领行动。它的任务是协助或取代人类的工作,例如生产业、建筑业,或是危险的工作等。
移动机器人所采用的运动方式主要包括轮式、履带式、足式、混合式等运动形式,其中以轮式机器人应用最为广泛。履带式机器人相对笨重且触地面积较大,同时会对地面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足式机器人一般限于平地行走,且结构复杂、体积庞大、产品成本高、不易操作。众所周知,轮式机器人具有速度快、稳定性好、易控制等优点。
移动机器人正被越来越多的应用于危险环境监测、未知区域探测、行星探测、救援搜索、排爆等各种领域,在这些应用中,常常要需要攀爬楼梯,由于楼梯结构的特殊性和攀爬楼梯过程的复杂性使得移动机器人攀爬楼梯一直是移动机器人领域的一个难点和热点。
机器人技术作为战略高科技技术,深受世界各国的重视,而安防机器人作为前沿高科技研究最活跃的一个领域,更是备受关注,轮式安防机器人的上楼技术至今仍是一个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轮式安防机器人的上楼装置,其操作方便、动作准确、结构简单。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轮式安防机器人爬楼装置,包括安防机器人和铺设于楼梯上的导轨系统,所述安防机器人包括圆形的底盘和位于该底盘上的机身;该底盘上设有滚轮行走系统;该机身上设有红外引导系统;所述滚轮行走系统包括行走导轮、爬楼导轮和弹出机构。
所述爬楼导轮为升降轮,在所述弹出机构的控制下收缩于底盘的底部平面或者弹出;所述爬楼导轮共5个、包括中央轮、东北角轮、西北角轮、西南角轮和东南角轮,分别位于底盘的中间位置、东北角、西北角、西南角和东南角;所述爬楼导轮包括一个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脚部的固定架和铰接在该固定架各脚部上的滚轮。
所述导轨系统包括第一导引柱、第二导引柱和三条扣轨,该三条扣轨分别铺设于楼梯的两侧边和中间位置,所述扣轨包括呈阶梯状的底轨,所述底轨上每隔一定距离设置一根垂直于底轨的扣柱;所述第一导引柱和第二导引柱上设有红外信号反馈器;所述第一导引柱和第二导引柱分别位于所述扣轨的两端。
所述红外引导系统包括两个对称分布于机身上的红外发射端和红外测距接受端,所述红外发射端发送红外信号至所述红外信号反馈器,所述红外信号反馈器将信号反馈至红外测距接受端,测距导引安防机器人运动至第一/第二导引柱。
所述行走导轮共有16个;该16个行走导轮分为四组、均匀分布在所述底盘的左中位置、右中位置、上中位置和下中位置。所述行走导轮和爬楼导轮均可实现360度旋转。所述机身内包括21个微型直流步进电机,所述各行走导轮、爬楼导轮由各微型直流步进电机分别驱动运动。
通过安防机器人机身上的红外引导系统与导轨系统上的第一导引柱/第二导引柱的相互作用,安防机器人实现由平地接近导轨系统。同时弹出机构弹出各爬楼导轮;中央轮行走于铺设于楼梯中间位置的扣轨上,东北角轮、西北角轮、西南角轮和东南角轮分别行走于铺设于楼梯两侧边的扣轨上。
其中,所述导轨可以为直线型,也可以为弧形或螺旋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在于:本发明利用红外导航装置引导机器人行走在楼梯上,则安防机器人可以运行在各种形状的楼梯之上,应用范围广泛;扣轨上相隔一定距离设置有竖直的小扣柱,小扣柱可以防止安防机器人在爬楼过程中受重力影响冲高回落或在下楼过程中摔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安防机器人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安防机器人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安防机器人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中安防机器人的第一种爬楼导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中安防机器人的第二种爬楼导论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中安防机器人的爬楼导轮与底轨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安防机器人上楼过程的俯视局部示意图。
上述各附图中,各部件对应的附图标记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太赫紫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太赫紫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6919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控制装置以及控制系统
- 下一篇:位置指示方法、终端装置、自行式装置以及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