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纳米硅灰石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155461.5 | 申请日: | 2016-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926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2 |
发明(设计)人: | 周荣;盛艳花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荣 |
主分类号: | C01B33/24 | 分类号: | C01B33/24;B82Y30/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3155 江苏省常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纳米 硅灰石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纳米硅灰石的制备方法,属于硅灰石制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硅灰石的成分是Ca3〔Si3O9〕。三斜晶系,属于单链硅酸盐矿物。通常呈片状、放射状或纤维状集合体。白色微带灰色。玻璃光泽,解理面上珍珠光泽。主要产于酸性侵入岩与石灰岩的接触变质带,为构成矽卡岩的主要矿物成分。此外,还见于某些深变质岩中。用作:造纸、陶瓷、水泥、橡胶、塑料等的原料或填料;气体过滤材料和隔热材料;冶金的助熔剂等。硅灰石的制备方法包括化学沉淀法、溶胶-凝胶法、水热法和固相烧结法等。化学沉淀法制备硅灰石,就是利用含有硅和钙的可溶性盐类,将其溶解在水中,通过化学反应,生成硅酸钙的方法。溶胶-凝胶法法是以无机盐或金属醇盐作为前驱物,将前驱物溶解于溶剂中并形成均匀的溶液,溶质与溶剂发生水解或醇解反应,形成溶胶,其中反应生成物以纳米粒子形式存在;溶胶经陈化、蒸发、干燥后转变为凝胶。纳米粒子分散在凝胶的网络结构之中,对凝胶进行热后处理,便可以得到纳米粒子。水热法是指在密闭的容器中,以水或其他溶剂为溶媒,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进行合成的一种方法。固相烧结法的制备原理是利用含有CaO、SiO2的矿物原料或者工业废料经过干法混合,粉碎后直接放在高温条件下烧结制备的。目前方法制得硅灰石纯度低,且由于与有机聚合物界面性质不同,相容性差,难以均匀分散,过多的添加导致材料的机械强度下降、易脆化等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目前方法制得硅灰石纯度低,且由于与有机聚合物界面性质不同,相容性差,难以均匀分散,过多的添加导致材料的机械强度下降、易脆化的弊端,提供了一种通过取炉渣粉碎,加入表面活性剂浸泡,再加入乙烯基双硬脂酰胺和悬浮剂混合反应,将反应物挤出造粒,干燥后高温煅烧、活化得活化物,再取生石灰和石膏碾磨成粉末,与活化物混合于容器中压实后,经静置、筛分、振荡处理制得纳米硅灰石的方法。本发明制备步骤简单,所得产品纯度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所述的技术方案是:
(1)称取2~3kg炉渣,将其放入炉渣粉碎机中粉碎50~60min,并置于碾磨机中碾磨,过筛,得60~80目颗粒,将颗粒放入玻璃瓶中,向玻璃瓶中加入颗粒质量3~5%乳磷脂,浸泡40~50min;
(2)待浸泡完成后,向其中分别加入浸泡物质量0.8~1.2%乙烯基双硬脂酰胺和浸泡物质量1.0~1.2%悬浮剂,在温度为50~60℃,转速为500~600r/min下,搅拌反应1~2h;所述的悬浮剂是由聚乙烯醇、聚二甲基硅氧烷、海藻酸钠和水,按质量比1:1:1:4混合而成;
(3)将上述所得的反应物置于双螺杆挤出机中挤出造粒,并将颗粒物放入105~110℃烘箱中烘干,随后将烘干后的颗粒物放入马弗炉中,控制马弗炉温度为500~600℃,同时向马弗炉中通入氮气,控制氮气通入速率为20~22mL/s,在氮气保护条件下,煅烧5~6h;
(4)待上述煅烧完后,将煅烧物冷却至25~28℃,再以10℃/min的速度升温加热至800~850℃,同时停止通入氮气,再通入马弗炉体积1/2的二氧化碳,使其活化煅烧3~5h,得活化物;
(5)分别称取1.0~1.2kg生石灰和1.0~1.2kg石膏,放入粉碎机中粉碎后,置于碾磨机中碾磨成粉末,按质量比1:1,将所得的粉末和上述制得的活化物混合,搅拌使其充分混合均匀,得混合物;
(6)将上述混合物放入容器中,将其压实后,控制外部压力为0.5~0.7MPa,静置2~3个月,然后将静置物放入180~200目旋振筛筛网中进行筛选分离,得筛分物,将筛分物放入振荡器中,同时向振荡器中放入5~7粒滚珠,振荡处理2~3h,收集筛分物振荡脱落的粉末,即得一种纳米硅灰石。
本发明制得的纳米硅灰石硬度5.2~6.2,密度2.75~3.10g/cm3,热膨胀系数为6.5×10-6,折光系数为1.62~1.68,比重为2.8~3.0g/cm3,吸油值为20~32。
本发明与其他方法相比,有益技术效果是:
(1)本发明制备步骤简单,所得产品纯度高于其他产品22%以上;
(2)与有机物的相容性好,用量少,可有效提高材料的机械强度。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荣,未经周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5546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