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株枯草芽孢杆菌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610149912.4 | 申请日: | 2016-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4783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7 |
发明(设计)人: | 朱林江;李崎;范子豪;郑飞云;王金晶;李永仙;刘春凤;王佳琪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A23L11/00;C12R1/125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阳光惠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3211 | 代理人: | 耿晓岳 |
地址: | 214122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枯草 芽孢 杆菌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枯草芽孢杆菌及其应用,属于发酵技术领域。所述枯草芽孢杆菌已于2016年1月21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 No.12090,保藏地址为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该菌株具有较好的抑菌性能,能有效地控制豆瓣酱发酵过程中蜡状芽孢杆菌的生长,而蜡状芽孢杆菌是一种潜在病原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株枯草芽孢杆菌及其应用,属于发酵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芽孢杆菌的菌体呈杆状,形态为长直或接近直,大小为0.3~2.2×1.2~7.0微米。多数运动,鞭毛典型侧生。菌体可形成耐热内生孢子,在一个孢子囊细胞中,孢子不多于1个。菌体暴露在空气中并不妨碍孢子的形成,革兰氏反应阳性,仅在生长早起可能出现阴性。有机化能营养,可利用多种底物进行严格呼吸代谢,严格发酵代谢或者呼吸和发酵二者兼有的代谢。在呼吸代谢中,最终的电子受体是分子氧,在一些种中可以用硝酸盐代替氧,大多数的种可以产生氢氧化物酶。严格好氧或兼性厌氧。
枯草芽孢杆菌是芽孢杆菌属中的一个种,呈杆状,很少成链,染色均匀,鞭毛侧生。内生孢子的大小为0.8×1.5~1.8微米,游离孢子的表面着色较弱,萌发时芽孢壳赤道裂,营养细胞露出后,孢子壳消解缓慢。菌落形态为圆形或不规则形,菌落直径2~4mm,边缘粗糙。菌落表面粗糙褶皱,白色不透明。最适生长温度为28~30℃,最适生长pH在5.5到8.5之间。该种可产生多肽抗菌素,一个菌株可产生一种或多种抗菌素,释放对菌体有溶菌作用的酶。
蚕豆酱是以蚕豆等为原料发酵酿制而成的保持蚕豆酱原形的半流动粘稠体或半固态调味品。蚕豆酱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营养丰富,味道鲜美,有助消化,增进食欲,因此深受广大消费者的欢迎。然而,在蚕豆酱的发酵制备过程中,常因酱醅中有害微生物的繁殖,而破坏发酵过程,影响酱体的风味,甚至产生不利于身体健康的有害物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株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
所述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已于2016年1月21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 No.12090,保藏地址为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本发明所述的枯草芽孢杆菌分离自安徽某知名酱品传统方法酿制的酱醅,该菌株具有典型特征的M13-PCR指纹,即菌株专一性的特征指纹,如图1所示;测序分析,其16srDNA序列基因型如SEQ ID NO.1所示,NCBI登录号为KT982215。
所述枯草芽孢杆菌对蜡状芽孢杆菌以及酵母菌具有较明显的抑制作用。其基因组内存在编码细菌素Subtilosin以及制磷脂菌素Plipastatin的基因。
所述枯草芽孢杆菌为从风味口感较佳的传统方法酿制的豆瓣酱酱醅中筛选得到的,其保藏条件如下:从生长良好的LB培养基平板中取单菌落移入新鲜的液体LB培养基中,37℃摇床培养24h,取1.3mL菌液移入盛有0.5mL无菌甘油(40%,v/v)的甘油管中,放-80℃冰箱保存。
所述LB培养基为:蛋白胨1%;酵母粉0.5%;NaCl 1%;pH自然。
所述枯草芽孢杆菌的培养条件为:将甘油管保藏的枯草芽孢杆菌接入LB液体培养基,在37℃、180rpm摇瓶培养24h即可到达对数期中后期。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所述枯草芽孢杆菌的应用,用于抑制发酵过程中酱醅中蜡状芽孢杆菌等潜在病原菌的生长。
本发明提供的枯草芽孢杆菌是蚕豆酱发酵过程中的无害菌,对酱醅中有害微生物的抑制有一定的作用,对酱醅中微生物组成以及病原菌的抑制有着深刻的影响,可用于抑制豆瓣酱生产过程中的有害菌。
生物材料保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南大学,未经江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4991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