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山野蕨菜及其泡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147485.6 | 申请日: | 2016-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679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20 |
发明(设计)人: | 杨吉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池州市贵池区吉亮山野菜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L19/20 | 分类号: | A23L19/20;A23L27/10 |
代理公司: | 安徽信拓律师事务所 34117 | 代理人: | 娄尔玉 |
地址: | 247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山野 蕨菜 及其 泡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品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山野蕨菜及其泡 制方法。
背景技术
泡菜古称葅,是指为了利于长时间存放而经过发酵的蔬菜。一 般来说,只要是纤维丰富的蔬菜或水果,都可以被制成泡菜;像是卷 心菜、大白菜、红萝卜、白萝卜、大蒜、青葱、小黄瓜、洋葱、高丽 菜、豆角等。蔬菜在经过腌渍及调味之后,有种特殊的风味,很多人 会当作是一种常见的配菜食用。所以现代人在食材取得无虞的生活环 境中,还是会制做泡菜。已制妥的泡菜有丰富的乳酸菌,可帮助消化。 泡菜主要是靠蔬菜表面的乳酸菌的发酵生成大量乳酸而不是靠盐的 渗透压来抑制腐败微生物的。泡菜使用低浓度的盐水,或用少量食盐 来腌渍各种鲜嫩的蔬菜,再经乳酸菌发酵,制成一种带酸味的腌制品, 只要乳酸含量达到一定的浓度,并使产品隔绝空气,就可以达到久贮 的目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野蕨菜储存时间短的缺陷,设计了一 种山野蕨菜及其泡制方法,其营养物质丰富,味道独特,香脆可口, 工艺方法简单,储存时间长,方便规模化生产,成本低,易运输保存。
本发明所要求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山野蕨菜及其泡制方法,由以下原材料制成:野蕨菜40-50 份、泡青菜20-30份、莴笋10-15份、大豆10-20份、食用植物油10-15 份、辣椒3-5份、生姜5-7份、大蒜5-8份、食用盐8-10份、白砂糖 8-10份、酵母抽提物0.4-0.6份、食用香料4-6份、食品添加剂9-10 份;
所述野蕨菜45份、泡青菜25份、莴笋13份、大豆15份;
所述食用植物油13份、辣椒4份、生姜6份、大蒜7份;
所述食用盐9份、白砂糖9份、酵母抽提物0.5份、食用香料5 份;
所述食用添加剂9.5份,其成分含有柠檬酸谷氨酸钠、5’-呈味核 甘酸二钠、山梨酸钾;
制备步骤如下:
S1、将采摘回来的野蕨菜洗净,切成小块放入泡菜坛内,搅拌均 匀;
S2、向步骤S1的泡菜坛内加入大豆,搅拌均匀;
S3、向步骤S2的泡菜坛内加入食用植物油、辣椒、生姜、大蒜, 室温下,静置封存1-2天后,再次搅拌均匀;
S4、向经过步骤S3处理后的泡菜坛内加入食用盐、白砂糖、酵 母抽提物、食用香料,搅拌均匀,室温下,静置封存,浸泡1-2天;
S5、向经过步骤S4处理后的泡菜坛内加入青菜、莴笋,搅拌均 匀、静置后,室温下,封存15-20天,即可食用;所述青菜、莴笋经 过清洗、切成小块、加热、遮阳晾干处理。
S6、向经过步骤S5处理后的泡菜坛内加入食品添加剂密封保存, 该产品保质期可以达到12个月,打开封口以后需要冷藏。
本发明所公开的山野蕨菜及其泡制方法,各种原料的配比关系保 证了各种香味的合理混合,形成了一种具有特殊风味的食品,其营养 物质丰富,味道独特,香脆可口,还可根据个人口味,加入适量的其 他原料,工艺方法简单,储存时间长,方便工厂规模化生产,成本低, 易运输保存。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 明白了解,下面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一种山野蕨菜及其泡制方法,由以下原材料制成:野蕨菜40-50 份、泡青菜20-30份、莴笋10-15份、大豆10-20份、食用植物油10-15 份、辣椒3-5份、生姜5-7份、大蒜5-8份、食用盐8-10份、白砂糖 8-10份、酵母抽提物0.4-0.6份、食用香料4-6份、食品添加剂9-10 份;
所述野蕨菜45份、泡青菜25份、莴笋13份、大豆15份;
所述食用植物油13份、辣椒4份、生姜6份、大蒜7份;
所述食用盐9份、白砂糖9份、酵母抽提物0.5份、食用香料5 份;
所述食用添加剂9.5份,其成分含有柠檬酸谷氨酸钠、5’-呈味核 甘酸二钠、山梨酸钾;
制备步骤如下:
S1、将采摘回来的野蕨菜洗净,切成小块放入泡菜坛内,搅拌均 匀;
S2、向步骤S1的泡菜坛内加入大豆,搅拌均匀;
S3、向步骤S2的泡菜坛内加入食用植物油、辣椒、生姜、大蒜, 室温下,静置封存1-2天后,再次搅拌均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池州市贵池区吉亮山野菜开发有限公司,未经池州市贵池区吉亮山野菜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4748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浓缩牛肉汤料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马铃薯生粉加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