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太阳能优化器的中最大功率点跟踪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129579.0 | 申请日: | 2016-03-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006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2 |
发明(设计)人: | 王水平;陆建国;张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国蓉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F1/67 | 分类号: | G05F1/67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61221 | 代理人: | 张蓓 |
地址: | 611730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太阳能 优化 最大 功率 跟踪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太阳能发电技术,特别是一种太阳能优化器的中最大功率点跟踪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能源的短缺和环境的污染,太阳能作为一种无公害、无污染的绿色能源越来越多的被人们所重视,太阳能光伏发电的应用也越来越广。随着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太阳能光伏发电的应用也越来越倍受人们的关注,太阳能发电领域也成为热门研究领域。不过,目前现有的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架构极易受到实际工作环境和现场条件的影响,从而导致太阳能系统内部出现失衡。如,住宅旁边如果种了一棵大树,树阴、落叶、树皮等各类碎片,天空中飞快运动的云朵,以及不时掉落下来的鸟粪、虫子等杂物都会遮挡住阳光照射太阳能板的强度,并且会逐步减少光伏系统的总发电量。对于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而言,只要几块电池板有阴影或树叶等杂物遮蔽,整个系统的发电量便会大幅地下跌。具体来说,只要有10%的太阳能电池板面积被遮盖,系统的总发电量便会下跌50%。另外,尽管新安装的太阳能光伏系统不会有电池板失配的问题,但随着时间的流逝,电池板也会不断老化,并且老化的速度参差不齐,太阳能系统内部也必然会出现失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太阳能优化器的中最大功率点跟踪方法,以便解决由于各种因素使太阳能系统内部出现失衡时,最大限度的提高光伏系统的发电效率。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太阳能优化器的中最大功率点跟踪方法,至少包括:多个功率优化模块构成的阵列,阵列中的每一个功率优化模块输入端口与太阳能电池板相连,功率优化模块之间通过无线数据传输链接;功率优化模块串并联阵列输出端与DC/AC逆变器输入端直流电电连接;DC/AC逆变器输出端与交流电网端交流电电连接;串并联阵列中的功率优化模块输入端与光伏组件1输出端电连接;开机之后,功率优化模块首先进行自检和设置等初始化动作,之后对功率优化模块输入端和输出端的电流电压进行采样,计算当前功率优化模块功率值;若无线通讯指令中有数据采集器下发的功率点设置指令,则按照功率点设置要求计算所需占空比,并调整占空比至目标值,然后检测调整之后的功率是否达到设置命令的要求,如果没达到则继续调整,如果已达到则当前程序循环结束,返回主程序;
功率优化模块主程序中如果没有接收到数据采集器下发的功率点设置指令,则增大当前占空比,之后计算占空比增大后功率是否变大,如果功率变大则继续增大占空比,至功率不会变大;
之后功率优化模块减小占空比并计算功率是否变大,如变大则继续减小占空比,如变小则判定已经工作在最大功率点状态;
此时记录当前工作点并通过无线通信将此工作点上报给数据采集器,并完成本次程序循环。
所述的数据采集器中主程序会对阵列中各个功率优化器模块的工作点进行分析,若发现其中某一优化模块功率明显低于其余模块则判断该模块对应电池板被阴影遮挡,此时数据采集器会对该模块所在组串下达功率点指令,使该模块所在组串的其余模块调整其工作点,可以在阴影遮挡情况下产生组串的最大发电量,同时上报阴影遮挡告警给上位机,使工作人员可以及时到现场排除阴影。
输入电流电压采样电路3和输出电流电压采样电路5实现端口电流电压采样,为PWM逻辑电路6的MPPT算法提供输入数据;PWM逻辑电路6根据采样信息和通过无线通信电路接收其它编码功率优化模块的连接的光伏组件1电压和电流信息,通过分析和处理数据,产生PWM波给PWM驱动电路4,由PWM驱动电路4驱动直流功率变换电路2,直流功率变换电路2最终执行功率变换动作,完成太阳能功率优化。
功率优化模块包括输入电流电压采样电路3、输出电流电压采样电路5、PWM驱动电路4、直流功率变换电路2、PWM逻辑电路6、辅助电源7与无线通信电路8,输入电流电压采样电路3的输入端、直流功率变换电路2的输入端、辅助电源7的输入端同时与光伏组件1输出端电连接;输入电流电压采样电路3的输出端与PWM逻辑电路6输入端电连接,PWM逻辑电路6至少有两路输入输出控制端分别与无线通信电路8和直流功率变换电路2电连接;在直流功率变换电路2的输出端电连接有输出电流电压采样电路5。
辅助电源7产生PWM驱动电路4、PWM逻辑电路6与无线通信电路8需要的电压,供给PWM驱动电路4、PWM逻辑电路6与无线通信电路8的电源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国蓉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国蓉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2957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