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根据泄漏电流高次谐波特性判断ZnO压敏电阻片老化状态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128710.1 | 申请日: | 2016-03-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851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20 |
发明(设计)人: | 胡军;何金良;邬锦波;陈水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R31/00 | 分类号: | G01R31/00 |
代理公司: | 重庆百润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9 | 代理人: | 刘立春 |
地址: | 10008***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根据 泄漏 电流 谐波 特性 判断 zno 压敏电阻 老化 状态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金属氧化物非线性材料领域,特别是一种金属氧化物 非线性材料老化状体的判断方法。
背景技术
各种形式的过电压一直是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主要威胁,而氧化锌压 敏电阻具有优异的非线性工作特性和通流容量,可以并联在被保护线 路中吸收巨大的电流,以氧化锌压敏电阻作为核心元件装配的避雷器 和低压冲击保护装置(SPD)是限制电力系统及电源系统中过电压的主 要设备。正常工作状态下,压敏电阻中流过很小甚至不流过电流;而 当线路中产生过电压时,压敏电阻的电阻迅速降低,使得大电流通过 压敏电阻汇入大地,从而避免了对线路和其他电气设备造成冲击。长 期的热积累,再加上突如其来的大冲击电流,会破坏ZnO压敏电阻的 内部微观结构,使其工作特性发生明显偏移并老化。因此,对ZnO压 敏电阻进行实时的状态监测,并判别其老化状态,对维护电力系统的 安全稳定运行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目前在以ZnO压敏电阻为核心的避雷器及低压系统的冲击保护装置 (SPD)的状态监测和老化判别方面,使用的大多都是基于总泄漏电 流幅值的判别方法。此方法操作简单,但由于泄漏电流中容性电流占 90%,随老化程度加深而增大的阻性电流分量只有10%左右,因此很难 在老化初期判别其老化状态,如不及时更换老旧的压敏电阻阀片,就 会给电力系统或电源系统带来威胁。此外其他的特征参量还包括泄漏 电流阻性分量、泄漏电流基波分量、电流电压相角差等,均存在着诸 如采集困难、数据分散性比较大、测量结果受电网电压影响较大等问 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了一种根据泄漏电流高 次谐波特性判断ZnO压敏电阻片老化状态的方法。具体设计方案为:
一种根据泄漏电流高次谐波特性判断ZnO压敏电阻片老化状态的 方法,判断步骤为:
对运行中的高压避雷器或低压系统的冲击保护装置(SPD)内的ZnO 压敏电阻阀片的泄漏电流进行监测;
对单位时间内泄漏电流进行采样并记录其波形数据;
对采集到的泄漏电流波形进行傅里叶变换,得到泄漏电流中基波 电流幅值、各奇次谐波电流的幅值;
计算得到各奇次谐波电流与基波电流幅值的比值,作为压敏电阻 老化状态的判断依据;
记录各奇次谐波电流与基波电流的比值α3、α5、α7....αn。
当各奇次谐波电流与基波电流的比值α3~n﹤30%时,ZnO压敏电 阻片性能良好,说明芯片未出现老化现象。
当各奇次谐波电流与基波电流的比值30%<α3~n<70%且随时间迅 速增加时,ZnO压敏电阻片性能下降,说明阀片进入加速老化阶段。
当各奇次谐波电流与基波电流的比值αn-2>70%且αn-2>αn时, ZnO压敏电阻片性能进一步下降,说明阀片已经严重老化。
监测泄漏电流为连续检测。
计算得到的奇次谐波电流为连续奇次谐波电流,计算得到的奇次 谐波电流不小于9次。
所述当各奇次谐波电流与基波电流的比值随迅速增加为在3次内 增加40%。
通过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得到的根据泄漏电流高次谐波特性判 断ZnO压敏电阻片老化状态的方法,其有益效果是:
针对氧化锌压敏电阻阀片安全稳定运行中的重点部分即老化状态 判定方法,根据对氧化锌压敏电阻泄漏电流的谐波分析,可以直接地 看到谐波特性的变化来判断老化过程,并据此判断阀片的剩余寿命。 相对于已有的总泄漏电流法而言,采集方便,特征明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述ZnO压敏电阻片未出现老化时奇次谐波电流与 基波电流的比值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所述ZnO压敏电阻片出现老化时奇次谐波电流与基 波电流的比值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所述ZnO压敏电阻片严重老化时奇次谐波电流与基 波电流的比值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具体描述。
一种根据泄漏电流高次谐波特性判断ZnO压敏电阻片老化状态的 方法,其特征在于,判断步骤为:
对运行中的高压避雷器或低压系统的冲击保护装置(SPD)内的ZnO 压敏电阻阀片的泄漏电流进行监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未经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2871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规格全功率风电变流器测试平台
- 下一篇:功能模组电路板测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