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移动端矢量数据的空间索引和缓存构建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120863.1 | 申请日: | 2016-03-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60529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5 |
发明(设计)人: | 邬群勇;汪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17/30 | 分类号: | G06F17/30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 |
地址: | 350108 福建省福州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移动 矢量 数据 空间 索引 缓存 构建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移动端矢量数据的空间索引和缓存构建方法。其技术方案为:根据矢量地图范围、屏幕尺寸和像素精度,对移动端矢量数据进行基于四叉树的多级网格划分;依据空间对象尺寸,确定各个空间对象所在的网格级别,及其所跨越的网格范围;通过网格的行列号,计算各个网格的网格编码,使用网格编码建立索引表,每级网格分别建立索引;针对不同的网格级别,实现分级显示;设置相应的缓存参数,构建面向分块、分级显示的矢量数据的缓存模型;提出合适的缓存淘汰更新策略;当对地图进行操作时,加载缓存数据,并统计缓冲区容量,适时执行缓存淘汰更新策略。本发明实现对移动端矢量数据的有效组织和对应缓存的构建,提高矢量数据的加载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移动端矢量数据的管理和应用领域,具体涉及基于四叉树的层次网格索引和在此基础上的缓存构建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移动计算技术正在迅猛发展,促使嵌入式技术与GIS技术的结合,使GIS技术的应用逐步进入到了后PC阶段,它已经成功应用于国民经济乃至国家命脉相关的重要领域如交通、水利、测绘、地矿、环境、航空、国土资源综合利用等。由于移动端CPU运算速度慢、存储空间小、内存共用、可视范围小等特点,而GIS数据量大、计算复杂,给地图快速显示带来很大的压力,因此,在满足需求的情况下,需要考虑用软件方法提高数据的处理能力。
目前,移动环境下,在空间数据快速检索方面,主要的空间索引有以下几种:传统网格索引、层次网格索引和QR树索引。传统网格索引在记录点状要素时,具有很好的性能;而在记录线状要素和面状要素时,尤其是较大的状要素和面目标通常跨越多个格网,会带来大量的重复索引,造成较大的数据冗余。层次网格索引能有效解决传统网格索引的数据冗余的问题,但需要用户根据实际情况设置每层网格长和宽,导致建立索引时可操作性不强,并且相邻两级网格间几乎是独立的,不存在任何联系。QR树索引在进行查找算法时,需要遍历每个区域和多个树,这样将降低检索的效率;同时,某个区域中即使只有一个结点还要建个小树,这样浪费了空间资源。
移动端矢量数据的缓存研究还比较少,目前只有面向多图层的空间矢量数据缓存更新策略。该策略针对空间矢量数据多图层的特性,综合考虑图层优先级以及查询频率对于缓存更新的影响,设置相应的缓存淘汰更新策略,合理地利用了缓存空间。然而,此策略在矢量数据分块、分级显示的应用上却未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空间索引和缓存策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针对移动端矢量数据的高效、稳定、准确的空间索引及其缓存构建方法。
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本发明目的:一种移动端矢量数据的空间索引和缓存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一种移动端矢量数据的空间索引和缓存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实现:步骤S1:根据矢量地图范围、屏幕尺寸和像素精度,对移动端矢量数据进行基于四叉树的多级网格划分;步骤S2:依据空间对象尺寸,确定各个空间对象所在的网格级别,并计算其所跨越的网格范围,分别记录空间对象的ID;步骤S3:根据最高级网格中的空间对象的个数,结束网格划分,确定网格的级别数;步骤S4:通过网格的行列号,计算各个网格的网格编码,并使用网格编码建立索引表,每级网格分别建立索引,各级网格索引相互间独立;步骤S5:针对不同的网格级别,设置不同的显示级别,实现分级显示;步骤S6:根据分块、分级显示的矢量地图的特点,设置相应的缓存参数;步骤S7:在步骤S6基础上,构建面向分块、分级显示的矢量数据的缓存模型;步骤S8:在步骤S6和S7基础上,构建合适的缓存淘汰更新策略;步骤S9:当对地图进行操作时,加载缓存数据,并统计缓冲区容量,适时执行缓存淘汰更新策略。
本发明的移动端矢量数据缓存构建方法,在上述空间索引的基础上,根据分块、分级显示的矢量数据的特征,设置相应的缓存参数,并在此基础上建立相应的缓存模型,提出对应的缓存淘汰更新策略。实现针对分块、分级显示的矢量数据的实际情况和地图操作的特点,在缓冲区中加载所需要的数据,并淘汰无用数据。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州大学,未经福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2086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