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蓄电池壳体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116149.5 | 申请日: | 2016-03-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63852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06 |
发明(设计)人: | 张凯;许曼;朱宏;程浩;金鑫;王晓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长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70/36 | 分类号: | B29C70/36;B29K267/00;B29K309/08;B29K63/00;B29L31/3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政联科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489 | 代理人: | 郭晓华 |
地址: | 436070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蓄电池 壳体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蓄电池壳体制备技术,具体涉及一种蓄电池壳体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的船舶、舰艇用的蓄电池壳体均为橡胶壳体,由于强度低,冲击韧性差,很容易破裂,造成酸液渗漏,影响使用安全;另外壳体内部有中隔板、外部有增强筋,两个极群组采用一半悬挂,一半底部支撑,壳体壁厚达20mm以上,严重影响蓄电池的有效容积,从而影响蓄电池的容量和放电性能。
有鉴于此,提供一种强度高、抗冲击力大且电池容量大、放电性能高的蓄电池壳体成为现阶段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不足,提出一种蓄电池壳体的制备方法,解决现有技术制备的蓄电池壳体强度低、耐冲击性差、有效容积少导致的电池容量和发电性能差的技术问题。
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蓄电池壳体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准备模具,将一个阳模和两半阴模上均涂覆脱模剂,静置待脱模剂成膜,并在阳模和半阴模上放置密封条;
(2)在阳模上铺放增强材料,并将两半阴模和阳模装配固定为整体;
(3)对装配后的模具内型腔进行抽真空操作,至达到设定真空度后使用注射机向型腔内注入树脂胶液,所述树脂胶液包括混合均匀的乙烯基树脂、过氧化甲乙酮固化剂、脱泡剂;
(4)将模具于室温下放置至少6小时后,脱模即得蓄电池壳体。
优选的,所述阳模底部设置有多个用于对装配后的模具内型腔进行抽真空操作的排气孔。
优选的,所述阳模和半阴模的翻边上均设置有密封槽,所述密封条设于所述密封槽内。
优选的,所述步骤(3)中抽真空操作后模具内型腔的真空度大于-0.085MPa。
优选的,所述步骤(3)的注入树脂胶液包括依次进行的以下注射阶段:第一阶段,以注射压力为0.1~0.15MPa向模具内型腔中持续注入3~5分钟;第二阶段,增大注射压力至0.15~0.25MPa,并在该压力下注射至阳模上的多个排气孔均有树脂胶液溢出;第三阶段,再次增加注入压力至0.3MPa,维持20~40秒后停止注入。
优选的,所述增强材料包括0°/90°双轴向布层、连续玻璃纤维毡层和聚酯表面毡层。
优选的,所述增强材料包括由下至上依次层叠的下聚酯表面层、下0°/90°双轴向布层、连续玻璃纤维毡层、上0°/90°双轴向布层、上聚酯表面层;其中,所述下聚酯表面层和上聚酯表面层为两层,下0°/90°双轴向布层和上0°/90°双轴向布层均为四层,所述连续玻璃纤维毡层为一层。
优选的,所述乙烯基树脂、过氧化甲乙酮固化剂、脱泡剂的质量比为100:0.5~1.5:0.2~0.8。
优选的,所述排气孔为8个。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蓄电池壳体的制造方法具有以下优点:
(1)适于不同尺寸和形状的多种蓄电池壳体的制造,适应性强;
(2)成型的蓄电池壳体只有一个极群组,可采用全悬挂设置,有利于避免蓄电池电池从底部短路,提高了蓄电池的抗冲击性和抗振动性。
(3)采用为复合材料的树脂胶液,使成型的蓄电池壳体结构强度高、耐酸性好、绝缘性能优异。
(4)本制备方法制备的蓄电池壳体壁厚度减小、无中隔,有利于其内部容积的增加,增加蓄电池容量和放电性能;
(5)本制备方法的制备工艺简单、生产效率高,且成本低廉,便于工业化生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1:
(1)模具准备,将阳模和两半阴模内表面清理干净,在其上涂覆液体脱模剂,并在阳模和半阴模翻遍的密封槽上放置密封条,密封条形成闭合的环形回路,静置30min待脱模剂成膜后备用;其中,阳模上设置8个排气孔,至少一个半阴模上设置注入口;
(2)在阳模上铺放增强材料,铺放后将两个半阴模吊装到阳模上,并通过螺栓将阳模和两个半阴模装配成一个整体;其中,所述增强材料包括由下至上依次层叠的下聚酯表面层、下0°/90°双轴向布层、连续玻璃纤维毡层、上0°/90°双轴向布层、上聚酯表面层;而且,所述下聚酯表面层和上聚酯表面层为两层,下0°/90°双轴向布层和上0°/90°双轴向布层均为四层,所述连续玻璃纤维毡层为一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长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湖北长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1614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杆生产用纤维纱铺放装置及其圆形多爪同心缩放盘
- 下一篇:一种3D打印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