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微流场反应连续制备吡喃并四氢中氮茚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108386.7 | 申请日: | 2016-0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46513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6 |
发明(设计)人: | 陈芬儿;郭凯;吴妍;牛新文;熊方均;王海锋;陶媛 | 申请(专利权)人: | 复旦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D491/147 | 分类号: | C07D491/147 |
代理公司: | 上海正旦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00 | 代理人: | 陆飞;盛志范 |
地址: | 20043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微流场 反应 连续 制备 四氢中氮茚 方法 | ||
1.一种利用微流场反应连续制备吡喃并四氢中氮茚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微流场反应技术,反应路线如下:
具体步骤为:
(1)将化合物II 4-乙基-3,10-二氧-3,4,6,7,8,10-六氢-1H-吡喃[3,4-f]并中氮茚-5-羧酸甲酯和苯甲醛溶解在
(2)采用一种微通道模块化反应装置,该反应装置包括依次顺序连接的微混合器、低温微结构热交换器、低温管状温度控制模块、低温微结构反应器,通过精确的且低脉动的泵将溶液A和溶液B同时分别泵入微通道模块化反应装置的微混合器中,经混合后依次经过低温微结构热交换器、低温管状温度控制模块、微结构反应器,其中控制反应温度为-50~-30℃,停留时间为6~12min,再通入水中淬灭,水相用盐酸调节至pH值为1-2,析出结晶,即得到产物化合物I;
其中,溶液A中,化合物II的浓度为2~10wt%,苯甲醛浓度为0.8~4wt%;溶液B中,溶质双(三甲基硅基)氨基碱金属盐的浓度为0.1~1.5mol/L。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溶液A中,化合物II的浓度为5~7wt%,苯甲醛浓度为2~3wt%;溶液B中,双(三甲基硅基)氨基碱金属盐的浓度为0.2~0.7mol/L。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溶液B中的双(三甲基硅基)氨基碱金属盐为双(三甲基硅基)氨基锂、双(三甲基硅基)氨基钠或双(三甲基硅基)氨基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复旦大学,未经复旦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08386.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