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取鱿鱼油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107095.6 | 申请日: | 2016-0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707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15 |
发明(设计)人: | 陶建壮 | 申请(专利权)人: | 陶建壮 |
主分类号: | C11B1/02 | 分类号: | C11B1/02;C11B3/00;C11B3/16;A23D9/04 |
代理公司: | 桂林市持衡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5107 | 代理人: | 石晓玲 |
地址: | 535000 广西壮族***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取 鱿鱼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鱼产品深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提取鱿鱼油的方 法。
背景技术
深海鱼油富含EPA、DHA等多不饱和脂肪酸,具有多种生理活性如增 强神经系统功能、益智健脑、预防老年性痴呆症,抑制血小板凝聚、减少 血栓形成、防止心脑血管疾病,抗炎、抗癌、增强自身免疫力,保护视力 等。一些基于鱼油营养和药用价值的商品正逐渐增多,鱼油的提取开发已 成为食品资源开发利用的热点。
鱼油的生产方法主要有压榨法、淡碱水解法、溶剂法、水法、酶解法 等。其中,压榨法主要用于鱼粉加工厂的副产品,鱼油提取率一般较低, 质量较差;淡碱水解法碱浓度不易于控制,过低则水解不完全,过高会引 起鱼油的皂化,均会降低油脂的提取率,且提取过程中产生的废水钠盐含 量高,不能进一步利用,形成新的废弃物;溶剂法采用有机溶剂对原料中 的脂肪进行萃取,提取的鱼油中可能存在溶剂残留,应用受到限制;而酶 法提取条件温和,对鱼油功能性成分的破坏低,生产的鱼油品质高,同时 可以充分利用蛋白酶水解产生酶解液。
鱿鱼是我国捕捞量较大的一种水产品,每年在加工过程中有约占鱿鱼 体重15%~20%的内脏及皮、眼、眼窝等被废弃,其中内脏脂肪含量高达 20%~30%,可作为提取鱼油的原料,但在加工过程中鱿鱼内脏等下脚料多 作为垃圾直接丢弃,这样既浪费了资源也会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提取鱿鱼油的方法,充分利用资源,增加鱿 鱼的附加产值,同时避免环境污染。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提取鱿鱼油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鱿鱼的鱼眼、内脏等下脚料去除杂物后,清洗干净,绞肉机 绞碎,形成下脚料匀浆;
(2)下脚料匀浆与水按一定的重量比进行调配,加入到酶解罐中, 温度升至45~50℃,以鱿鱼下脚料重量为标准加入一定量的碱性蛋白酶, 用酸碱调节pH,300r/min匀速搅拌,保温酶解3~4h后,酶解液95~100℃ 条件下灭酶10~15min;
(3)将酶解液趁热用离心机5000r/min离心8~10min,离心后酶 解液分为三层,分别为下层酶解液,中层不溶物和上层鱼油,吸取上层即 得鱼油。
进一步地,所述下脚料匀浆与水的用量比为1:0~1.5。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2)中碱性蛋白酶的用量以鱿鱼下脚料重量为 标准加入600~900U/g。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2)中用酸碱调节pH为7.0~8.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酶解鱿鱼内脏提取鱼油的原料廉价,条件温和,DHA、EPA等含量高, 制取鱼油过程中的酶解液可充分利用,如生产功能性多肽和海产调味料等 产品,使得鱿鱼下脚料中蛋白质和油脂都得到了充分利用,提高了鱿鱼产 业的附加值并减轻了环境污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说明。
实施例1
(1)将鱿鱼的鱼眼、内脏等下脚料去除杂物后,清洗干净,绞肉机 绞碎,形成下脚料匀浆;
(2)按下脚料匀浆与水的重量比为1:0进行调配,加入到酶解罐中, 温度升至45℃,以鱿鱼下脚料重量为标准加入600U/g碱性蛋白酶,用酸 碱调节使pH保持在7.0,300r/min匀速搅拌,保温酶解4h后,酶解液100℃ 条件下灭酶10min;
(3)将酶解液趁热用离心机5000r/min离心8min,离心后酶解液分 为三层,分别为下层酶解液,中层不容物和上层鱼油,吸取上层即得鱼油。
实施例2
(1)将鱿鱼的鱼眼、内脏等下脚料去除杂物后,清洗干净,绞肉机 绞碎,形成下脚料匀浆;
(2)按下脚料匀浆与水的重量比为1:0.5进行调配,加入到酶解罐 中,温度升至46℃,以鱿鱼下脚料重量为标准加入700U/g碱性蛋白酶, 用酸碱调节使pH保持在7.2,300r/min匀速搅拌,保温酶解3.5h后,酶 解液98℃条件下灭酶12min;
(3)将酶解液趁热用离心机5000r/min离心9min,离心后酶解液分 为三层,分别为下层酶解液,中层不容物和上层鱼油,吸取上层即得鱼油。
实施例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陶建壮,未经陶建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0709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现代工艺制取传统小磨香油油浆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润滑油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