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高扭转性能的精制线材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在审
申请号: | 201610106449.5 | 申请日: | 2016-0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344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06 |
发明(设计)人: | 刘超;田新中;张治广;崔娟;陈继林;孟军学;李文奇;翟进坡;王利军;张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邢台钢铁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38/04 | 分类号: | C22C38/04;C22C38/02;C21D8/06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冀科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3108 | 代理人: | 陈丽 |
地址: | 054027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扭转 性能 精制 线材 及其 制备 方法 用途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冶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高扭转性能的精制线材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背景技术
作为高附加值产品,汽车安全带扭力杆目前市场需量约2000万件/年。伴随中国汽车市场飞速发展及购车人对汽车安全系统重视程度不断增加,其市场会更大。目前该产品多依赖进口,因此充分发挥邢钢在线材深加工领域技术及装备优势,将扭力杆打造成拳头产品,对提升竞争力,树立高端汽车市场品牌新形象意义重大。
扭力杆对扭转性能要求苛刻。完整的扭转性能测试包括静态扭转和动态扭转测试。静态扭转指标包含扭矩和圈数,动态扭转包含冲击扭转(转速1000r/min)和高速扭转(转速3000~5000r/min)。其中,冲击扭转指标为Lmax/Lmin≤1.5(注:Lmax和Lmin为最大螺距及最小螺距),高速扭转指标为(注:和S为扭转圈数均值及标准差)。动态扭转需在-40℃进行,低温高速扭转是针对扭力杆迄今最严苛的扭转检测项目。低温高速变形,位错滑移受限致使塑性变差。因此,通过工艺优化提高材料塑性,提升扭转性能至关重要。
拉拔可显著影响基体应力应变场及位错分布,是精线制备工序关键环节。传统拉拔多存在变形过大或道次设置不合理等产生较高的加工硬化。因此,合理设计拉拔变形参数极为重要。精线制备过程须经中间热处理,即再结晶退火,其在改善材料内部位错塞积,增加塑性的同时,可精确调控晶粒状态,获得所需组织类型。鉴于此,通过优化精制线材制备工艺提升扭力杆扭转性能十分必要。
专利号为201210337531.0公开了针对“圆珠笔头用易切削不锈钢丝的制造方法”,所述钢种与本专利不同,且主要采用三次拉拔及两次在线光亮退火工艺,目的是保证钢丝表面质量及力学性能。其工艺思路与本专利不同,且未涉及扭转变形;专利号为201210337632.8公开了“眼镜框用不锈钢丝的制造方法”,针对不锈钢,采用三次拉拔和三次在线光亮退火,目的是保证钢丝外观及力学性能,其工艺思路与本专利不同,且未涉及扭转变形;专利号为03112006.7和专利号为03121741.9分别公开了“一种超细精钢的生产工艺”,且分别采用贝氏体或以贝氏体为机体的钢以及采用马氏体或以马氏体为机体的钢,且工艺路线与本专利不同。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高端汽车安全带中强度扭力杆扭转性能要求,提供一种具有高扭转性能的精制线材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通过拉拔及中间热处理工艺优化提升扭转性能指标,旨在不增加工序成本,充分利用现有装备,合理设计粗拉及精拉变形、粗拉各道次变形配置及中间热处理工艺参数等,实现扭力杆扭转性能提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高扭转性能的中强度扭力杆用精制线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精制线材化学成分质量百分比如下:C≤0.06%,Si≤0.10%,Mn:0.20~0.40%,S≤0.03%,P≤0.03%,余量为Fe和其他不可避免的杂质。
本发明所述线材抗拉强度为360~385MPa,断后伸长率≥25%,断后截面收缩率≥75%。
一种具有高扭转性能的精制线材的制备方法,所述生产方法的具体工艺如下:
1)将盘条酸洗去除表面氧化物,然后盘条置于清水中清洗并干燥,之后对盘条表面作磷化及皂化处理并干燥;
2)完成一次表面处理的盘条需经受第一系列干法粗拉工序减径,粗拉工序盘条需经受40~50%的减面率,由两道次完成;
3)粗拉后的盘条经过中间热处理后,进行酸洗去除表面氧化物,于清水中洗净干燥,对线材表面作磷化及皂化处理并干燥;
4)完成二次表面处理的盘条钢材需经受第二系列干法精拉工序,得到所述线材,在精拉工序线材需经受14~20%的减面率。
本发明所述步骤3)的中间热处理即再结晶退火工序参数如下:将钢材加热至670~700℃,并在该温度区间保温6~8h,之后缓冷,温度降至350~500℃范围内将钢材由炉中取出空冷至室温。
本发明所述步骤1)及步骤3)中的酸洗选用H2SO4或HCl溶液。
本发明所述步骤2)中的粗拉工序首道次需完成粗拉总变形50~60%,第二道次完成剩余粗拉变形至设定的中间直径。
本发明所述步骤4)中精拉工序线材由单一道次变形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邢台钢铁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邢台钢铁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0644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换灯罩照明装置
- 下一篇:合金钢复合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