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惯性传感器电容检测加速度计有效
申请号: | 201610105474.1 | 申请日: | 2016-0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85074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0 |
发明(设计)人: | 李宗伟;杨长春;薛旭;熊兴崟;韩可都;丛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P15/125 | 分类号: | G01P15/125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智普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01 | 代理人: | 巴晓艳 |
地址: | 100029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惯性 传感器 电容 检测 加速度计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惯性传感器电容检测加速度计,包括前置放大器的输入端连接惯性检测元件的信号输出,瞬时浮点模数转换器的输入端连接前置放大器的输出信号,瞬时浮点模数转换器的输出数字信号交由数字环路滤波器,然后由一位量化器输出数位流,经过静电力反馈单元实现闭环操作。采用过采样技术实现负反馈,提高了闭环系统的线性度、动态精度。数字环路滤波器的应用实现了量化噪声的整形,达到低噪声、数字量输出的目的。采用数字方式实现环路滤波器,能够避免模拟环路滤波器产生的积分饱和现象,同时降低版图设计难度以及模拟环路滤波器的噪声对系统影响。该加速度计采用瞬时浮点模数转换器进行量化,能够有效提高系统的噪声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惯性传感器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惯性传感器电容检测加速度计。
背景技术
惯性传感器一般包括加速度计和陀螺仪等敏感器件,这些惯性器件受到外界力的作用时,会产生与之对应的运动,需要测量传感器相对于参考物体的速度以及加速度等信息。以MEMS(Micr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加速度计为例进行说明。相对于传统加速度检波器,MEMS加速度计具有体积小、成本低、灵敏度高、容易集成等优势,同时闭环操作时具有动态范围大、线性度好与带宽高等优点,这使得其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如在汽车、智能手机、钻井勘探等领域。在MEMS加速度计信号检测的方法中,电容检测是一种主要的检测手段,具有低噪声、低温度系数和高灵敏度等特点。
MEMS加速度计可以等效为一对差分电容,外界加速度使得MEMS加速度计质量块产生位移,而位移的变化等效为电容变化。电容检测需要专用的读出电路处理电容信号,现有技术主要是采用开关电容接口电路来检测MEMS电容变化信号。开关电容接口检测电路主要包括前置放大器、环路滤波器以及静电力反馈等模块,通过静电力反馈实现闭环控制,可以达到良好的线性以及动态范围。加速度计电容检测技术主要采用sigma-delta架构,即传感器的电容信号经过前置放大器转换成电压信号,然后经过模拟环路滤波器调整并经过一位量化器输出比特流,最后通过静电力反馈实现闭环控制。受接口电路电子噪声影响,特别是前置放大器以及环路滤波器噪声水平限制,上述sigma-delta接口电路架构目前的噪声水平在1ug/rt(Hz)左右,很难满足高灵敏度需求。在上述sigma-delta架构中,环路滤波器目前主要采用模拟方式实现,对ASIC(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版图设计要求比较高,如参数匹配要求等。此外,在ASIC设计与实现过程中,由于器件工艺误差等因素,前置放大器和环路滤波器等模块会产生失调电压,而失调电压会导致积分器产生积分饱和。实际中想要测试得到系统模块的具体参数比较困难,特别是测试环路滤波器参数,目前没有十分准确的测试手段。
此外,解决上述问题可以采用单纯的模数转换器(ADC)将前置放大器输出信号进行量化并采用数字方式进行滤波,此时需要考虑ADC产生量化噪声对系统闭环噪声的影响。为了降低ADC量化噪声对系统噪声性能的影响,有效的方法是使用高精度ADC。在闭环操作时,由于静电力作用,MEMS质量块基本在平衡位置上下移动,使得MEMS敏感器件输出信号符合正态分布,进而前置放大器输出的电压信号也符合正态分布。采用高精度ADC尽管降低了量化噪声,但是闭环时实际使用的有效位数十分有限,这样就势必产生资源浪费,增加了设计成本与设计复杂度,不利于产业化使用。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惯性传感器电容检加速度计,实现了高精度与数字输出。采用瞬时浮点模数转换器符合正态分布应用的同时有效降低单纯ADC量化噪声对系统噪声影响。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惯性传感器电容检测加速度计,所述加速度计包括:
MEMS电容数字检测单元,所述MEMS电容数字检测单元用于感受加速度信号,将所述加速度信号转换转化为数字算法单元可识别的数字输入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0547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