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清液型酒糟发酵液肥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104634.0 | 申请日: | 2016-0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934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2 |
发明(设计)人: | 李梦雅;乔阳;丁林;柴旋;何荣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节能绿碳环保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5G3/04 | 分类号: | C05G3/04;C05G1/00;C05F17/00;C12P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00 北京市海淀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清液型 酒糟 发酵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肥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清液型酒糟发酵液肥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白酒酿造工艺中,自谷物中蒸出酒精或酒精饮料后的残渣称为酒糟。酒糟 有机物含量高,富含蛋白质、纤维素、淀粉等,富含氮、磷、钾、钙及各种微 量元素,同时也易腐烂、变质、发臭,滋生蚊蝇。我国酒糟废弃物资源化处理 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目前大量的酒糟的处理方式有直接作为牲畜饲料和生产 有机肥两种,由于此两种处理方式受到局域性、处理规模、经济性以及有机质 利用效率等因素影响,都不具备大范围推广的可行性。酒糟厌氧发酵技术具有 资源转化效率高、原料适用性广等突出优点,可以最大限度开发有机质中所蕴 含的的生物质能,保证资源最大化,又能充分达到无害化和减量化的要求,已 成为酒糟等有机废弃物生物质能利用的首选处理技术。
酒糟发酵液中含有丰富的氮、磷、钾等主要营养元素,钙、铁、锰、镍、 钴、锌、铜等微量元素,以及氨基酸、小分子有机酸、生长素、多种自然广谱 抗生素、木质纤维素降解酶类等。酒糟发酵液对于补充植物生长所需营养元素, 刺激植物生理活性,抑制病原微生物生长等具有较为明显的作用。酒糟发酵液 具有改良土壤、提高农作物品质、增强作物抗逆性、增加产量、减少污染、刺 激作物生长发育等特点,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时酒糟发酵液具 有高固体悬浮物、高氨氮、高含水量以及高浓度COD的特点,而且针对其性质 和特点,开展酒糟发酵液商品化利用,能大大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清液型酒糟发酵液肥及其制备方法,生产高效 高经济附加值的液肥产品,可以增加作物产量,提高果实品质,增加土壤肥力, 预防和减少作物病虫害。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清液型酒糟发酵液肥,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酒糟发酵液二级固 液分离处理液55-65份、矿物源黄腐酸3-4份、尿素15-25份、磷酸二铵7-15 份和硫酸钾7-15份。
所述的清液型酒糟发酵液肥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酒糟加入沼液接种并加入少量尿素补充微生物生长需要的氮素,进行预 处理;
2)酒糟预处理后加入厌氧发酵罐进行35-45天的厌氧发酵;
3)产沼气后会产生大量发酵残液,其含水率通常在90%以上,固含量为 8%-9%,经螺旋固液分离机分离出容易分离的固体物质即沼渣,含水量为75%, 分离出来的棕黑色粘稠液体即一级固液分离处理液,含水量为93%-95%;
4)一级固液分离处理液再经过板框固液分离,去除小颗粒固体物,分离出 固含量为0.5%-1%的基本全水溶液体,即二级固液分离处理液,作为产品配方 的母液;
5)按本发明所述的原料配比加入矿物源黄腐酸、尿素、磷酸二铵和硫酸钾, 充分搅拌全部溶解;
6)产品灌装。
其中,
酒糟发酵液二级处理液,提供铁、锌、铜等微量元素,以及氨基酸、小分 子有机酸、生长素、多种自然广谱抗生素、木质纤维素降解酶类等有机质及部 分养分含量,和少量的氮、磷、钾,能补充植物生长所需微量营养元素,刺激 植物生理活性,抑制病原微生物生长。
矿物源黄腐酸,作用是改良土壤,增加土壤养分活性。
尿素、磷酸二铵和硫酸钾,提供大量元素氮、磷、钾,满足作物快速生长 的养分需求。
本发明肥料的配方原料主要包括中磷酸二铵、硫酸钾、矿物源黄腐酸等, 可替代为磷酸一铵、氯化钾、磷酸二氢钾、生化黄腐酸、腐植酸钠、腐植酸钾 等,以提高大量元素养分和腐植酸含量。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酒糟发酵液中含有丰富的营养元素和有机物质,但不经过处理直接作为使 用,一方面部分营养物质浓度无法满足作物需求,另一方面由于受到大型厌氧 工程工艺限制(主要以湿式发酵为主)、不同地域作物需求、交通运输条件的限 制、以及可利用土地有限等问题的制约,该部分液体在实际利用中,尤其是在 异地利用过程中受到了极大的限制。酒糟发酵液二级处理技术和肥料商品化, 将营养物质进行分类并进行最大化收集,不仅充分满足作物需求,同时降低了 运输成本,扩大运输半径,提高利用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节能绿碳环保有限公司,未经中节能绿碳环保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0463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