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容屏抗电磁干扰的方法和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610102880.2 | 申请日: | 2016-0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862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20 |
发明(设计)人: | 王双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4 | 分类号: | G06F3/044 |
代理公司: | 上海硕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51 | 代理人: | 郭桂峰 |
地址: | 201616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容 电磁 干扰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器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容屏抗电磁干扰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发展,现在的移动终端,如手机等,多使用电容式触控 屏,电容式触摸屏技术是利用人体的电流感应进行工作的。
但正因如此,目前手机的电容屏,很容易受到外界的电磁干扰,引起乱跳 点的问题。这个问题需要测试工程师,在研发阶段做大量的测试,然后研发工 程师根据测出的问题,找到相应的干扰源,做大量尝试性的修改后,再次测试 通过,才能保证手机出货后手机的稳定性。但是也仍然有部分机器出货后,在 一些复杂的场景下,仍然不可避免地出现触摸屏异常,乱跳点。乱跳点导致的 问题很多,例如手机自动拨出电话,手机触控感应不停地点击某一个区域,手 指触控不灵敏等困扰用户的问题。
目前抗电磁干扰,最常用的手段,基本都是更改电容屏的固件,针对不同 的干扰源,来加强与之匹配的抗干扰能力。比如显示屏的干扰,手机天线的干 扰,充电时的大电流干扰等等,都会不同程度地影响电容屏,研发工程师碰到 跳点问题,都需要找到干扰源,并且修改触摸屏的固件来加强该方面的抗干扰 能力。但是加强抗干扰能力不是越强越好,加强了抗干扰能力,触摸的灵敏度 等会有下降。这也是目前手机研发工程师最头疼的问题。既要效果好,又不容 易被干扰。
应该注意,上面对技术背景的介绍只是为了方便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 清楚、完整的说明,并方便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而阐述的。不能仅仅因为这 些方案在本申请的背景技术部分进行了阐述而认为上述技术方案为本领域技术 人员所公知。
发明内容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 减少电磁干扰的电容屏抗电磁干扰的方法和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容屏抗电磁干扰的方法,包括步骤:
获取电容屏感应区域数据;
判断电容屏感应区域的形状是否符合预设规则形状;
若符合,则上报电容屏感应区域数据;若不符合,则不进行上报。
进一步的,所述判断电容屏感应区域的形状是否符合预设规则形状的步骤 包括:
判断所述电容屏感应区域的形状与所述预设规则形状的差别值是否符合预 设阈值,若符合,则判定所述电容屏感应区域的形状符合预设规则形状。虽说 我们用手机触发得到的电容屏感应区域的形状大多是规则形状的,但毕竟不是 绝对规则的形状,因而本方案中,设置了差别值的概念,只要是差别值没有超 过预设阈值,则可以认为是符合预设规则形状的,若超过预设阈值,则说明该 电容屏感应区域的形状是不符合预设规则形状的,无需上报。
进一步的,所述预设规则形状至少包括预设椭圆形形状和预设圆形形状。 目前,在绝大多数情况下,认为的触控输入都是通过手指触控控制的,而一般 都是手指指肚进行触发,这也代表着,若该电容屏感应区域是由手指控制输入 的话,其形状基本不离类椭圆形和类圆形形状,除此之外,大抵可以认为是非 人为控制输入的。
进一步的,所述判断电容屏感应区域的形状是否符合预设规则形状的步骤 包括:
对所述电容屏感应区域分别进行横轴切线和竖轴切线,判断所述横轴切线 和数轴切线跨越的电容通道的数量是否符合预设数量,若符合,则判定差别值 小于或等于阈值。该横轴和数轴一般指电容屏感应区域横向和竖向的中线位置, 且该横轴切线和竖轴切线成十字交叉,若两者不交叉,则可以认为该切线不是 横轴切线或竖轴切线,不再进行后续步骤;我们人类的手指,特别是常用于触 控输入的手指指肚的面积和大小是有限的,对应的,其能够跨越的电容通道的 数量也是存在限制的,若长宽不过一两个电容通道,那么可以认定,该电容屏 感应区域不是认为输入,因为,人的手指不可能那么小;同理,若跨越的电容 通道数量太多,也可以认为不是认为输入的,无需上报,因为这种情况即便不 是电磁干扰,而是人的身体部位触发的,也只可以是手掌等部分地误操作,可 以判定是无意触控的,不进行上报可以减少乱跳点或者误操作。
进一步的,所述判断电容屏感应区域的形状是否符合预设规则形状的步骤 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0288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