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应用于化学发光测定的制冷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610101688.1 | 申请日: | 2016-0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883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8 |
发明(设计)人: | 何仕钊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诺尔曼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B21/02 | 分类号: | F25B21/02;G01N21/76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32207 | 代理人: | 汪旭东 |
地址: | 210031 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于 化学 发光 测定 制冷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化学发光测定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化学发光测定的制冷系统。
背景技术
为了保持诊断试剂的活性,全自动体外诊断分析仪必须为试剂提供一个10℃以下的存储环境,就需要配备一个制冷系统来达到这个目的。在追求高效率高精度的今天,对应用于化学发光测定的制冷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就是制冷速度更快,干扰更低。目前现有技术中的制冷技术无论在制冷速度上还是避免干扰的能力都存在很多缺陷,无法满足化学发光测定的需求,尤其是需要排除试剂仓内因环境温度的降低产生的冷凝水气对试剂的干扰。
发明内容
所要解决的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制冷效果好同时不会形成冷凝水珠的一种应用于化学发光测定的制冷系统。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应用于化学发光测定的制冷系统,包括导气罩、上壳罩、下壳罩、半导体制冷片、散热风扇、冷风风扇、导冷片、支撑块和散热片;
所述上壳罩与下壳罩相连;
所述的导冷片设于上壳罩内部,所述的散热片设于下壳罩内部;
所述支撑块支撑散热片于下壳罩内;
所述导气罩设于冷风风扇的出风口处并与上壳罩相连接,形成一个气流通道;
所述的半导体制冷片位于导冷片和散热片中间,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冷面紧贴导冷片,其热面紧贴散热片;所述的导冷片与散热片连接;所述冷风风扇设于导冷片上方并紧贴在导冷片上;
所述散热风扇设于散热片的下方并紧贴在散热片上。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上壳罩与下壳罩通过螺钉相连。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制冷系统还包括保温棉,所述的保温棉位于上壳罩与下壳罩之间。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的支撑块设于散热片两侧,所述的支撑块的高度不高于散热片与半导体制冷片的接触面。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的导冷片通过塑料螺钉与散热片连接。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的散热风扇有两个,两个散热风扇的叶片安装方向相反,两个散热风扇之间设有隔板。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的隔板固定在下壳罩内,其下平面与下壳罩的底面相平,上平面与散热片的齿顶相接。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的制冷系统还包括固定座和底板,所述下壳罩通过固定座和底板相连,将制冷系统固定在底板上。
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备如下显著优点:
1、本发明的制冷系统制冷与散热分别拥有各自的风路系统,互不干扰,能快而有效的达到试剂冷藏要求。
2、本发明的冷风风扇设于导冷片上方并紧贴在导冷片上,使得产生的冷气通过导气罩流动进冷藏室的试剂仓,在实现制冷降温的同时,也形成强迫对流,有效防止了冷凝水的形成。
3、本发明的两个散热风扇一吹一抽,与外界环境形成一套快速的气流交换系统,实现快速降温。
4、本发明的半导体制冷片位于导冷片和散热片中间,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冷面紧贴导冷片,其热面紧贴散热片;所述的导冷片与散热片连接,实现固定半导体制冷片的同时也保证导冷片和散热片与半导体制冷片紧密接触。
5、本发明的支撑块支撑散热片于下壳罩内,这样就将整个内部结构支撑。
6、本发明的散热风扇设于散热片的下方并紧贴在散热片上,将热风输送到外界环境中,来实现对散热片的降温功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导冷片和散热片的放大图。
1、导气罩,2、上壳罩,3、下壳罩,4、固定座,5、保温棉,6、半导体制冷片,7、散热风扇,8、冷风风扇,9、导冷片,10、支撑块,11、散热片,12、隔板,13、塑料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
如图1至3所示,一种应用于化学发光测定的制冷系统,包括导气罩1、上壳罩2、下壳罩3、半导体制冷片6、散热风扇7、冷风风扇8、导冷片9、支撑块10和散热片11;
所述上壳罩1与下壳罩2相连;
所述的导冷片9设于上壳罩2内部,所述的散热片11设于下壳罩3内部;
所述支撑块10支撑散热片11于下壳罩3内;
所述导气罩1设于冷风风扇8的出风口处并与上壳罩2相连接,形成一个气流通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诺尔曼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南京诺尔曼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10168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