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涂料用石墨烯微球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91212.4 | 申请日: | 2016-0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22832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04 |
发明(设计)人: | 陈庆;曾军堂;叶任海;陈韦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新柯力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F220/14 | 分类号: | C08F220/14;C08F212/08;C08F218/08;C08F218/00;C08F218/04;C08F220/18;C08F2/26;C08F2/30;B01J13/04;B01J13/02;C09D7/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91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涂料 石墨 烯微球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石墨烯的制备,特别是石墨烯微球的制备方法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石墨烯是一种碳原子按正六边形紧密排布为蜂窝状的平面原子晶体结构,石墨烯特有的平面结构使其具备了许多三维晶体不具备的特性,如比表面积高达2.6×10³m²/g,导热系数高达3×10³W/(m.K),力学性能为1.06×10³Gpa,杨氏模量为1.0TPa,其力学强度高达130Gpa,是钢的100多倍。石墨烯具有稳定的正六边形晶格结构使其具有优异的导电性,电子迁移率高达1.5×104cm2/(V.s),比半导体锑化铟的最大迁移率高2倍,比商用硅片的最大迁移率高10倍,此外石墨烯还具有很高的光透射率、室温量子隧道效应、反常量子霍尔效应等等。
目前在石墨烯的制备方法主要包括机械剥离法:通过机械作用将石墨剥离为单层碳原子结构;外延生长法,高温加热大面积单晶SiC,使石墨烯生长于其上,再于超高真空或常压下脱除Si留下C,继而得到与SiC差不多面积的石墨烯薄层,用作石墨烯衬底的材料分为非金属类衬底(如SiC、SiO2、GaAs等)和金属衬底(如Cu、Ni、Co、Ru、Au、Ag等),外延生长法制得的石墨烯仍无法达到均一厚度;金属催化法:将固态或气态的碳源在一定的温度、压强及催化剂的作用下在基底上直接生成石墨烯的方法,包括化学气相沉积法和金属催化法两种;淬火法:通过快速冷却中造成的内外温差产生应力,使石墨烯从石墨表面脱离,还包括直接燃烧法、电化学法、原位自生模板法等。
因石墨烯具有这些明显的优点,很多材料为增强力学性能或电学性能,选择将石墨烯加入材料形成综合性能更优异的复合材料。石墨烯因其优良的性能,其在涂料的应用主要在于导电涂料、防腐涂料、阻燃涂料、导热涂料和高强度涂料等, 在石墨烯的制备方法中,使用化学氧化-还原法制得的石墨烯在涂料领域中最为常用,原因在于在氧化过程中,石墨烯上会先引入活性含氧基团,在此可为后面的功能化改性提供了活性反应位点,石墨烯的共轭结构导致其与水、有机溶剂或高分子树脂主体中的相容性较差,因此通常会对石墨烯增强材料进行一定的改性后再加入主体材料中。
即使进行过改性,石墨烯在加入主体材料中后仍然容易出现团聚现象,而无数研究证明复合材料的性能与增强材料在其中的分散情况有直接相关性,因此石墨烯在涂料中的分散效果是需要进一步提高的,目前在增强作为填料的石墨烯的分散效果时,主要采取的方法是对其进行一定的表面处理,过程一般较为复杂,同时难以控制,并且处理后的分散效果也提高地并不明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可以直接加入涂料中使用,而不需要再进行表面处理的石墨烯微球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涂料用石墨烯微球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石墨粉分散于由乙烯基酯、苯乙烯与丙烯酸酯组成的混合溶液中;
(2)向混合溶液中加入去离子水,进行充分搅拌,并于搅拌下快速降温至去离子水冻结,其后恒温冷冻6~8h后得到基体液;
(3)将所述基体液解冻后加入引发剂,并进行加热回流使乙烯基酯、苯乙烯、丙烯酸酯间充分交联,得到前驱体液;
(4)对前驱体液进行充分地剪切搅拌,使石墨粉在其中完成剥离与分散,得到石墨烯乳液;
(5)将所述石墨烯乳液进行高速离心,使其雾化为粒径小于10μm的液滴,将所述液滴干燥即得到所述涂料用石墨烯微球;
其中所述乙烯基酯为分子中含有至少一个乙烯基的酯,其平均分子量小于300。
在步骤(1)中所述石墨粉是指的聚集为粉状的石墨晶体,步骤(1)中的分散可借助于不断的搅拌、超声分散等辅助手段,至均匀分散时为止,不应让石墨粉在液体中形成团;在步骤(2)中去离子水加入后,在没有乳化剂等作用下,其与所述混合溶液是不互溶的,因此需要借助搅拌强行使其混合,这种混合是不稳定的,因此步骤(2)中的降温需要是快速的,尽快使混入的去离子水凝固,此时液体体积膨胀,依附于液体中的石墨粉被撑开,而乙烯基酯、苯乙烯与丙烯酸酯的混合溶液仍保持流动状态,在微小范围内可浸润石墨晶体,部分穿过石墨晶体,由此得到的基体液在步骤(3)的反应中通过乙烯基酯、苯乙烯与丙烯酸酯的交联可以实现对石墨晶体的分割;再经过步骤(4)的剪切作用,可轻易实现对石墨晶体的剥离,得到单层或多层的石墨烯;最终通过上述步骤(5)即得到石墨烯微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新柯力化工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新柯力化工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9121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