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汽车排气管的防霾净化装置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86973.0 | 申请日: | 2016-0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49719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6 |
发明(设计)人: | 李剑虹;马贵阳;王岳;鹿钦礼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F01N3/04 | 分类号: | F01N3/04;F01N3/021;F01N3/08;F01N3/02;F01N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3001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汽车 排气管 净化 装置 结构 | ||
一种用于汽车排气管的防霾净化装置结构,可直接安装于汽车尾气管,包括集气罐、带防溢槽的异型管和气‑固、液‑固两个净化支路。气‑固净化支路由固体介质过滤器、干燥器、气相滑动弧放电反应器组成。液‑固净化支路由沉降分离器、黏合器、气‑液两相滑动弧放电反应器(包括冷凝器和喷雾辅助设备)。本发明设计的滑动弧放电反应器特殊罩型结构和喷嘴的合理选用,保证了快速起弧和尾气中污染物在反应器中的停留时间,实现了汽车尾气污染物的充分降解。该净化装置结构采用一种灵活可靠的非平衡等离子体放电方式,等离子体生成量较大,可在常压条件下进行,几乎不受环境因素影响。整体装置结构便于安装与控制,尾气净化处理效果稳定。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汽车排气管的防霾净化装置结构,其特征是直接安装于汽车排气管,采用滑动弧放电等离子处理技术实现对尾气中固、液、气三相污染物进行处理的净化装置结构,属于汽车环保净化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空气污染问题已经成为倍受关注的全球性问题。国内频繁发生的大范围雾霾事件对空气污染的治理技术和净化装置结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国内汽车保有量处于逐年增长的趋势下,作为空气污染物重要来源之一的汽车尾气,其净化装置的开发与应用对空气污染物的减排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汽车尾气中含有200多种有害物质,其中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以及由0.1~40pm的多孔性炭粒构成并可黏附二氧化硫和苯系物质等细小颗粒是产生雾霾的主要污染物。
目前,现有的汽车尾气净化处理装置在技术上大体分为五种类型。
一是尾气回燃技术。该技术现有装置目前已有应用,尽管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一氧化碳和某些类型碳氢化合物的不完全燃烧,但氮氧化物和细小的固体颗粒得不到良好的处理,而且尾气回燃也会产生车体的动力问题。
二是单纯利用液态或固体介质吸附或过滤的尾气净化处理技术。该技术现有装置对细小的污染物质吸附、过滤净化效果不佳,而且存在受污染的液态介质未能得到净化处理产生二次污染或者固体介质需经常更新以保证净化效果的问题。
三是气、液两相分离,气相采用多元化学催化转化处理,液相采用活性碳吸附的尾气净化处理技术。该技术现有装置在不同的反应条件下,其转化效果不可控制,而且存在催化剂老化及更新问题。液相采用的活性碳处理技术,吸附净化效果较低。
四是利用光催化转化原理实现尾气净化的处理技术。该技术虽然具有有机物质及部分无机物质的处理能力,且不产生二次污染,但不同污染物反应特定光频率的问题、催化剂纳米粒子的团聚问题或者纳米涂层的干扰问题以及催化剂的活性问题是否真正实现对汽车尾气中多种污染物质的有效处理还有待考证。
五是以电晕放电方式产生负离子实现尾气净化的处理技术。该技术现有装置目前未能考虑对由0.1~40pm的多孔性炭粒构成并可黏附二氧化硫和苯等物质固体颗粒的有效去除,而且电晕放电虽然可在常压下利用非对称电极放电产生负离子体,但产生量受限。
综上所述,第三种技术现有装置虽然对多相态污染物综合处理进行了考量,但各相态处理技术相对单一或不稳定。第四、五种技术理念相对先进,但现有技术和装置仍受限较多。
发明内容
针对汽车尾气中所含污染物多种类、多相态以及细小颗粒不易去除的特点,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汽车排气管的多相污染物净化处理的防霾装置结构,以综合解决现有技术装置存在的技术单一、技术效果多因素受限等问题,对汽车尾气中的气、液、固三相污染物实现全方位的净化处理。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石油化工大学,未经辽宁石油化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8697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